第九十一回 徐美祖义释好汉 武丹池顺女归唐
徐美祖义释好汉 武丹池顺女归唐
当下薛葵见邱齐问他,便喝道:“逆贼,你可晓得踹破连营十七座,两日连夺城池五十三处的前部先锋赵王薛爷爷么!”邱齐冷笑道:“你却是个小孩子么!”遂举槊便打,薛葵使锤来迎。二人大战约有二十余合,薛葵想道:“我要往大名通信,为何与他死战?”遂喝道:“爷爷有事,要往大名去,我不与你战了。”把马一纵,冲出营来,飞奔大名而去。
邱齐追赶不及,大吼一声,竟往唐营踹。军士飞报大帐,徐美祖令众将擒拿。郑宝提刀来战,被邱齐一连七八槊,郑宝招架不住,回马便走。邱齐在唐营中左冲右突,连败吴奇、马赞、南建、北齐、薛氏三雄、乌家五虎、白氏兄弟二人。适白文豹解粮方到,一见邱齐横行无敌,勃然大怒,抡起双锤,纵马杀来。邱齐挺槊使战,两匹脚力往来驰骋,四条臂膊纵横乱舞。周营大小众将前来接应,薛刚一班好汉敌住交锋,杀了多时,周兵势怯,俱退回营。邱齐望见,抛了白文豹,冲出重围便走。白文豹追赶将近,邱齐大怒,回身又与白文豹大战。战至天晚,邱齐喝道:“住着!”白文豹收住双锤,邱齐道:“你我战了一日,肚中饥了,你我回营饱餐一顿再战何如?”白文豹道:“也罢,饶你去吃饱,好做一个饱鬼。”
二人各回营饱餐了,复上马出来,二人各举兵器,大战不休。战至五更,忽听喊声大起,火光冲天,遮天盖地的人马杀入周营,周兵大乱。当先是赵武、殷楚鸦、秦文、秦方、秦摆花,杀入周营,杀得周兵东奔西逃。邱齐大惊,撇了白文豹,回身便走。徐美祖挥动人马,两下夹攻。邱齐不敢入城,使开狼牙槊,突围而走。走不上百步,又遇着薛葵拦住厮杀。这邱齐与白文豹战了一日一夜,力已倦了,况且薛葵勇力无双。如何战得过!不上十合,早被薛葵生擒过马。
薛刚攻破洛阳,徐美祖鸣金收兵,薛葵押过邱齐,来见徐美祖。徐美祖一见,忙起身亲解其缚,邱齐感激无地,忙跪下道:“败军之将,何劳军师如此相待!如有用某之处,虽赴汤蹈火,亦不敢辞!”徐美祖大喜道:“将军若肯共扶唐室,自有蟒袍玉带加身。如今兵贵神速,如今将军可带百余军士,如此如此,诈开牢口关,当为唐室中兴第一功。”邱齐道:“谨遵军令。”徐美祖大悦,就把捉的周兵号衣剥下来,与自己百余军穿了,打周营旗号,与邱齐领了,先奔牢口关去,后面徐美祖统领大兵,陆续而来。
且说邱齐领兵装做大败光景,来到牢口关前,大叫:“关上军士,报你主帅,说我是洛阳守将邱齐,被陈美祖暗约大名秦文,两下夹攻,大败逃奔至此,快快开关,放我进去!”军士听了,急忙报与主将蔡璋。蔡璋上关一看,见果是邱齐,忙令开关,亲身出关迎接。不料邱齐手起一槊,打死蔡璋,即引军杀入关中。关中军士见主将被杀,个个愿降,邱齐令扯起大唐旗号。不多时,徐美祖与庐陵王众将俱到,就在关中驻扎一夜。次日徐美祖今薛云领一支人马去取潼关,其余众将俱屯牢口关,专等薛云消息。
薛云领兵来至潼关,即抵关讨战。关中守将乃是武则天堂兄,名叫武丹池,武则天封他为秦王,镇守此关。他有一个女儿,名唤飞镜公主,年方十六岁,生得千娇百媚,勇冠三军,有二十四面宝镜,十分厉害,是他师傅元妙仙姑与他的,武后要为他择婿,他坚执不肯,必要才貌武艺与自己一样的方肯许配。这日武丹池闻报唐将抵关讨战;问谁敢去出战,有大将崔扶国道:“小将愿往。”遂提刀上马,领兵出关。二人一见,彼此问了姓名,举兵就战,薛云手起一戟,挑崔扶国下马,军士上前割了首级。
败兵退走入关,飞报主府,武丹池大惊道:“为何杀得这般快,可知那来将叫甚名字?”军士道:“他说他是薛云。”武丹池道:“原来是薛家将,毋怪乎杀人这般省力,我想别员将官非他对手,必须女儿方可对敌。”分付速请公主出来。不时飞镜公主出堂相见,就问:“爹爹,呼儿有何分付?”武丹池道:“我儿今有唐营来了一名小将,名叫薛云,一刻之间就杀了崔扶国,十分厉害,特叫我女儿前去拿他。”公主笑道:“原来如此,待孩儿就去擒来。”说罢,披挂起来,带领五百女兵,放炮开关,冲至阵前。
薛云看见一员女将出阵,生得形容窈窕,体态娇媚,心中十分爱慕。飞镜公主也把薛云一看,但见他生得粉面朱唇,龙眉凤目,心中想道:“人虽好,却不知他的手段如何。”便问道:“小将军可就是薛云么?”薛云道:“然也。你是何人?”公主道:“我是秦王女儿,名唤飞镜公主。你今日好好退去,免我伤你性命。”薛云大怒,举戟刺来,公主把月铲相迎。战至三十合,公主暗暗喝彩,把铲一举,架住画戟道:“住着。”薛云道:“有何话说?”公主微笑道:“没有话说,只是你若肯时,我便叫爹爹降唐。”薛云故意说:“叫我肯什么?”公主欲言又止,娇羞不语。薛云暗想道:“我想他人物也好,手段也高,若得娶他为妻,亦是一番奇遇。”便笑道:“我允你便了。只等庐陵王大兵一到,待我叔叔主张,即便成亲。”公主大喜,遂收兵入关,从头至尾,细细说与父亲知道。
原来武丹池最爱惜此女,又惧怕此女,便答道:“儿呀,亲事我也允了,唐朝我也降了,但是庐陵王深恨的是武姓,不可不虑,倘若不容奈何?”公主道:“不妨,爹爹向来为人忠直,庐陵王必知,当日庐陵王镇守房州,各王亲俱要害他,独有爹爹保救他,他岂不知道,自然知恩报思,那有不容之理!还有一件,爹爹的王号,却犯了太宗皇帝,可把秦王印绶烧毁,削去王号,降顺唐家便了。”武丹池随即烧毁印缓,削去王号,令三军改立唐家旗号。欲知后事,再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红楼梦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