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骡头太子受元戎 梨山老母遗徒弟
骡头太子受元戎 梨山老母遗徒弟
话说武则天闻报苏黑虎全军覆没,大惊失色,与群臣计议。张天右道:“长安兵马虽多,苦无良将,难以有济。请陛下速发诏,召天下勤王兵马,一面挂招贤榜,倘有能人揭榜,即授以大兵,还可以退薛刚人马。”则天依奏,即发诏召天下勤王之兵,一面张榜午门招贤。
且说江南六安山铁板真人坐在洞口,忽一阵风来,铁板真人把丝瓜头一伸,绿豆眼一睁,将蒲扇手抓住尖尾一嗅,叫声:“呵呀,原来薛刚造反,已入潼关,武后挂榜招贤,我何不发骡头太子前去,使他母子相见,以拿薛刚,保周朝天下!”便起身入洞,叫:“贤徒何在?”骡头太子道:“师傅有何分付”?铁板真人道:“徒儿,你可知你的生身父母是谁?”骡头太子道:“不知也。”铁板真人道:“你母便是则天皇帝,你父便是如意君薛敖曹。十六年前,你母生了你,见你奇形怪状,将你抛入金龙池内。彼时我从云光内经过,救你上山,教养成人。目今薛刚造反,已入潼关,你母挂榜招贤,我今打发你到长安揭榜,与你母父相见。我炼有黑煞飞刀在此,付你带去,倘遇薛刚将士,胜他便罢,若不能胜,发起此刀,即能取胜,保你母扫平薛刚,重兴大周天下。你今速下山去罢。”骡头太子道:“弟子不知路径,如何到得长安?”铁板真人道:“待我传你一个土道法,来去如飞,可以立至。”遂将土遁法传他。
骡头太子拜别师傅,驾起土遁,到了长安,果见午门挂榜,上前揭下皇榜。校尉一见大惊,喝道:“你是人是鬼,敢揭皇榜?”骡头太子道:“你们快去通报,说十六年前抛入金龙池内的骡头太子,蒙仙人救上名山,今日特来朝见母皇,以退薛刚。”校尉听了,火速入朝,将此言一一奏明。
武后闻言,羞惭满面,心中明白,暗想:“他说被仙人救去,或有大法破得薛刚,也未可知。”下旨召入。骡头太子来至金阶,俯伏山呼朝拜。则天见他头面与骡头无二,好生难看,下旨平身,叫声:“皇儿,当日朕生下你来,因你不像人形,抛入池中,那知仙人救去,至今十六年,又得相见。但不知那仙人是谁?”骡头太子道:“是江南六安山铁板真人。因闻母皇为薛刚造反,长安将危,特授臣儿神刀九口,以拿薛刚,保母皇天下。”武后大喜,带骡头太子退朝。薛敖曹迎驾入宫,武则天就把骡头太子始末对薛敖曹说明,叫:“皇儿过来,见你父后。”骡头太子拜见父后,留宴后宫。次日,则天坐朝,封骡头太子为兵马大元帅,领兵二十万,去到霸林川剿灭薛刚,骡头太子领旨,领了兵马,出了长安,至霸林川屯扎。
唐营探军飞报入营,说:“武氏差中宫太子为元帅,统领大兵,屯扎霸林川,请今定夺。”薛刚闻报,沉吟道:“武氏生有六子,长即吾主,次李坤,现在金陵为南唐王,第三四五俱皆早亡,第六李坎,现为东北唐王,第七当年被我踹死,今又有什么中宫太子领兵前来,这也奇了!”吴奇、马赞道:“必是武氏滢乱私生出来的杂种,咱二人前去探一阵,便知端的。”说罢,二人领兵上马,到周营讨战。骡头太子闻报,即拿铁棍大步出营。
吴奇、马赞一见,唬了一跳,休说眼中不曾见,就是耳边也不曾闻有这样的人,分明是骡精,遂喝道:“你是人是怪?”骡头太子喝道:“大周则天皇帝是我的母帝,如意君薛敖曹是我的父后,我乃兵马大元帅骡头中宫太子是也。”吴奇、马赞哈哈大笑道:“我说是个杂种,分明是武氏与叫驴睡了,所以生出这骡头人身的怪物来。”
骡头太子闻言大怒,抡棍打来,吴奇、马赞各举兵器相迎。战有六七合,骡头太子回身便走,吴奇、马赞随后赶来。骡头太子伸手把腰边金筒盖一揭,叫一声:“宝贝出来!”“吱吱”两声响。两口黑刀起在空中,如两条黑线一般落将下来,吴奇左肩中了一刀,马赞后背也受了一刀,大叫“呵唷”,回马便走。骡头太子回身追赶,吴奇、马赞早走入营中,骡头太子把手一招,收了神刀,仍抵营讨战。
吴、马二人到营中下了马,不能言语,仰后便倒,人事不省。薛刚忙问从军如何,从军就把交战被伤情形说了一遍,薛刚惊讶不已。看二人伤处无血,只流黑水,皮肉皆黑,急取金枪药敷治,并不相干。军士又把骡头太子在外骂战,薛刚大怒,叫薛葵出去会战,把他捉来。薛葵得令,冲出营来,一见骡头太子,大笑道:“原来是个母马生的个小骡精。”骡头太子闻言,气得两只怪眼突出,界内如风响一般,抡起铁棍便打。薛葵把大锤打中铁棍,那骡头太子震得两臂皆麻,虎口尽裂,只见两只长耳直竖,骡口张开,足有一尺阔,叫声“呵呀”便走。薛葵拍马追来,骡头太子急把金筒盖一揭,叫声:“宝贝出来!”“吱吱”一声响,只见一口黑刀起在空中。薛葵抬头一看,见是一条黑线,笑道:“这样东西,二将也受不起,真真没用!”把锤往上一架,正中左臂,见骨方止,薛葵大叫一声,回马便走。骡头太子把手一招,收了神刀,因虎口震裂。收兵自营。
薛葵回至军中,下马入帐,翻倒在地,人事不省,流出黑永,急得薛刚暴跳,任凭百般医治,总是不效。庐陵王也来看视、见他三人倒在地上,皆人事不省,看看将死,不觉泪下,叫声:“徐三兄,孤只道一入潼关,即便复位,不料骡头大败吾将,倘有不测,大事去矣!”徐美祖道。“主公且休着急,尝闻古圣王求祷上天,必有报应。主公何不求祷上天?”庐陵王沐浴更衣,设立香案,拜祝皇天后土,告曰:“若唐家气数已绝;即尽命于此地;若气数未终,中兴有日,上天垂念,救全三人性命,降下异人,破彼飞刀,平安无事,然后捉拿骡头,以报此仇!”拜祝一番,纳闷在营,按下不表。
且说西南涧离岛山梨山老母忽然心血来潮,老母觉而有感,是因薛刚保庐陵王中兴,已入潼关,在霸林川被骡头困住,铁石星、太陰星、太白星中了黑煞刀,将在临危,应该天魔女下山去救,就唤樊梨花出来道:“贤徒,你知我唤你的意思么?”樊梨花道:“弟子已知我子薛刚保唐室中兴,在霸林州被骡头刀伤薛葵、吴奇、马赞。师傅唤弟子出来,无非差我下山去助我子,救此三人性命,弟子即刻就行。”老母道:“你今下山前去,母子重逢,破了骡头,上长安开了铁丘坟,当速速回山,不可贪恋红尘,更加罪逆。”
樊梨花合掌领命,拜别老母,驾起云头,不多时来至霸林州,把云头一按,落在唐营前,叫军士去报薛刚,说一品夫人樊太君来此。军士即忙报上大帐,薛刚闻言,分付大开营门,率众出迎,一见樊大夫人,双膝跪下道:“逆子薛刚迎接母亲。”
樊梨花见了薛刚,不觉泪下,叫声:“我儿,你起来。”薛刚起身,跟樊太君入营。薛刚率纪鸾英、披霞公主拜见了婆婆,薛蛟、薛云、薛斗拜见了祖母,尚姣英、飞镜公主、秦摆花拜见了太婆。大小众将一齐参见毕,樊太君叫薛葵、吴奇、马赞抬来,取出三粒金丹,各各分开,将半粒抹在刀伤之处,水化半粒灌入口中。只见伤口立愈,三人即刻苏醒,一齐起来,见上边坐着一个老道姑。薛葵问道:“上边坐的是谁?”薛刚道:“是你的祖母樊太夫人。”薛葵闻言,忙忙下拜,吴奇、马赞也过来叩头。薛刚分付备筵,与樊太夫人接风贺喜,因樊大夫人是吃斋,另设素席相待。其余众人,杀牛宰马,各各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