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王锜
  天兴丞王锜,宝历中,尝游陇州。道憩于大树下,解鞍籍地而寝。忽闻道骑传呼自西来,见紫衣乘车,従数骑,敕左右曰:“屈王丞来。”引锜至,则帐幄陈设已具,与锜坐语良久。锜不知所呼,每承言,即徘徊卤莽。紫衣觉之,乃曰:“某潦倒一任二十年,足下要相呼,亦可谓为王耳。”锜曰:“未谕大王何所自?”曰:“恬昔为秦筑长城,以此微功,屡蒙重任。洎始皇帝晏驾,某为群小所构,横被诛夷。上帝仍以长城之役,劳功害民,配守吴岳。当时吴山有岳号,众咸谓某为王。其后岳职却归于华山,某罚配年月未满,官曹移便,无所主管,但守空山,人迹所稀,寂寞颇甚。又缘已被虚名,不能下就小职,遂至今空窃假王之号。偶此相遇,思少従容。”锜曰:“某名迹幽沉,质性孱懦,幸蒙一顾之惠,不知何以奉教?”恬曰:“本缘奉慕,顾展风仪。何幸遽垂厚意,诚有事则又如何?”锜曰:“幸甚!”恬曰:“久闲散,思有以效用。如今士马处处有主,不可夺他权柄。此后三年,兴元当有八百人无主健儿。若早图谋,必可将领。所必奉托者,可致纸钱万张。某以此藉手,方谐矣。”锜许诺而寤,流汗霡霂,乃市纸万张以焚之。及太和四年,兴元节度使李绛遇害。后节度使温造,诛其凶党八百人。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史记
 - 明史
 - 新唐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