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俞仲华的父亲是一名军官。远在嘉庆中叶,俞仲华就跟随他父亲的剿匪官军,镇压广东珠压城的黎族人民起义。道光初年,俞仲华又随其父在桂阳,利用收买的办法,镇压了梁得宽、罗帼瑞为首的农民起义,获首百余人,把梁得宽立毙杖下,毁其器械,夷其巢穴,除其强梗。接着,他又参加了对南方以赵金龙为首的瑶族人民大起义的围剿。我们知道,赵金龙领导的瑶族人民起义发生于清道光十一年,范围遍及楚、粤、桂三省瑶族地区,实际上是汉、瑶、,侗等民族掀起的一次联合反抗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起义。最初,朝廷派湖南提督海凌阿等带兵去镇压,为起义军击败。道光十二年,清廷又调遣五省兵力联合围剿,俞仲华亦负羽从戎从征瑶变。不久,起义军被血腥镇压,俞仲华也被清廷大加赏赐,得了功名。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加紧入侵中国,反清运动此起彼伏,这时,俞仲华已回到浙江,在杭州行医。道光二十二年海疆戒严,他又因献策军门,备城战守器械,鉴赏于刘玉玻抚军俞仲华屡次参加的这些镇压各地人民起义的活动,,正是他创作《荡寇志》这部反动小说的生活源泉。
俞仲华于道光六年开始《荡寇志》的写作。其中,几度因参加镇压人民起义的活动而搁笔,直到道光二十七年这部小说才初步定稿,前后历时22年。但俞仲华未遑修饰而殁,又经其子俞龙光代为修润,于道光二十九年刻板问世。俞仲华竭尽其半生心血来写《荡寇志》,是有其鲜明的目的性的。原来他对当时不断发生的民变极为不满。他13岁便熟读《水浒》。在他看来,,当时人心之所以败坏,农民起义之所以此起彼伏,是由于《水浒》淫词邪说,坏人心术所致。他深感《水浒》在民间的深远影响,认为此书若容他存留人间,成何事体?莫道小说闲书不管紧要,须知越是小说闲书,越是传播的快;茶坊酒肆,月下灯前,人人喜说,个个爱听。他也看到《水浒》既已刊刻行世,已不能禁止他。这样,他不惜镂心呕血,用尽半生精力写成《荡寇志》这部反动小说,来与《水浒》相抗衡,,以挽救世道人心,为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效劳。
《荡寇志》作于道光六年至二十七年间。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