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是站在仇视水浒英雄的立场上写这部小说的。他对《水浒传》中让宋江等人受招安也深感不满。在《荡寇志》中,他让水浒一百单八将全都被雷神下凡的张叔夜、陈希真等所擒杀,表现了尊王灭寇的思想。
小说写陈希真父女落草于猿臂寨,专门与梁山英雄为敌,以剿灭梁山农民起义作为向封建统治者尽忠的大礼。后来由于他们在攻打梁山英雄方面建立了功绩,为朝廷录用,陈希真升官至都统制。最后他们又和云天彪一起,在张叔夜的统率下,消灭了梁山英雄。作品自始至终对宋江等农民起义英雄表现了一种刻骨的仇恨。把他们描绘成为杀人魔王,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最后无一能逃斧钺。而张叔夜、云天彪、陈希真等刽子手,却被描写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说他们是天上的雷神降生来扶助皇帝治国安民的。
对人民的忠义和对朝廷的忠义是《水浒传》包含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荡寇志》作者对前者深恶痛绝,而对后者也认为不可靠,以此宣扬俾世之敢于跳梁,借水浒为词者,知忠义之不可伪托,而盗贼之终不可为的反动观点。
艺术特色
书中写陈希真父女受高太尉迫害,弃家出亡,路过风云庄等片段,反动的政治说教没有压倒患难相恤的真情实感,便觉文情交至,颇能动人。书中塑造的陈丽卿、刘慧娘这两个女性形象,一武一文,也颇有个性特征。同时作者熟知我国古代的科技知识和西方的工艺成果,除了采用传统的斗武艺、斗法术之外,又穿插进斗器械、斗技术,可谓别开生面。
《荡寇志》的行文布局、造语设景独具匠心,刻人状物,文字精练流畅,某些情节亦具真情实感,多有动人之处。确实有如鲁迅先生说的,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至于作品中对于贪官污吏的认识,乃是作者欲为封建王朝正名补天的不甘之心,读者自然明了。
《荡寇志》不少场面描写得精彩、生动,有意与《水浒传》抗衡。如莺歌巷孙婆诱奸,唐猛捉豹等,似乎要与王婆说风惰,武松打虎等场面描写比个高低。骘歌巷孙婆诱奸悄节写得委蜿曲折,人物形象鲜明。阴婆子是刁钻奸诈虔婆,孙婆子是贪财好利的牵线人,纪二是阴险滑头的帮闲篾片,戴春是好色愚蠹的浮浪公子,姚莲峰是年青幼稚而又品行不端的书生。在几千字的场面描写中,几个人物的形象都生动、,逼真,跃然纸上。场面也写得精彩曲折,款款叙来,又惊险跌宕,人情世态,风俗习惯,也在场面描写中自然流出。这段描写有意模仿《水浒传》中的王婆说风情,但又别出心裁,不落旧套,达到了与《水浒传》相类的水平。唐猛捉豹,也象武松打虎一样,写得既惊险又真实,既写出唐猛的神力又写出他捉豹的艰辛﹔既模仿武松打虎又不露模仿痕迹,令人叹服。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