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
诗曰:
万骑飞腾出阵云,潭州战胜拥回军。
小商桥畔将星坠,夜半凄凉泣孤魂!
前言不表,闲话慢提。单说岳元帅带领大兵,齐出潭州城外,扎下大营。是日,元帅升帐,聚集一班众将,参见已毕。元帅开言道:“今屈原公调齐人马,摆下此阵,名为‘五方阵’。按金、木、水、火、土各路埋伏,前后左右俱有救应。各宜努力向前,擒拿杨幺,在此一举!违令怠玩者,必按军法!”众将齐声道:“愿听指挥。”元帅即命余化龙听令,余化龙答应上前。元帅道:“与你红旗一面,率领周青、赵云带领三千人马,从正西杀入阵去,我自有接应。”余化龙得令去了。又点何元庆同吉青、施全领兵三千,黑旗黑甲,从正南上杀进,取水克火之义。三将一声:“吓!”领令去了。又唤岳云:“你可同王贵、张显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岳云领令去了。又命张宪同郑怀、张奎领三千人马,白旗白甲,杀入正东阵内,取金克木之义。张宪领令下去。元帅又命杨再兴带领青甲兵三千,左首张用,右首张立,一齐冲入中央,砍倒他的“帅”字旗。元帅自领大兵在后,接应五方兵将,不提。
再说韩元帅已得了岳元帅会剿日期,即命杨虎、阮良、耿明初、耿明达各驾小船,往来截杀,牛皋在水面上救应。自己带领二位公子并各副将,摆开大战船杀来。
那日杨幺闻报,说岳飞来破“五方阵”,韩世忠又从水路杀来,即忙命杨钦把守洞庭宫殿,伍尚志保住家眷,自与太尉花普方等,驾着大小战船,向前去迎敌韩世忠,不表。
先说那岳营众将依次冲入。“五方阵”内,虽有严成方、罗延庆了得,却彼已怀归顺之心,自然不肯出力。只有小霸王杨凡这杆枪十分厉害,在阵内抵挡各路兵将。那王佐来见岳元帅,献了东耳木寨。岳爷命王佐收拾寨中之物,速进潭州,不可迟延!王佐领命而去。不一会,又见伍尚志差心腹家将,驾船来到岸边,请元帅上山。元帅令三军上了战船,带领张保、王横下船,直至杨幺水寨,逢人便杀,遇将便砍,四面放起火来。众喽罗飞奔逃命,岳爷杀上山来,早有杨钦接着,指引军兵,将杨幺合门诛戮。伍尚志领了公主下山,放起一把火,将大小宫殿营寨烧个干净。
早有小喽罗逃得命的,飞报与杨幺,说道:“大王不好了!驸马伍尚志与御弟杨钦献了水寨,放火烧了宫殿,大王眷属都被岳飞杀尽了!”杨幺听了,大叫一声道:“罢了!罢了!谁知二贼如此丧心,将我满门杀绝,此恨怎消!拿住二贼碎尸万段,方泄我恨!传令众将,快奋力杀上去,擒了韩世忠,再作道理。”众将得令,正把战船驶上,只见牛皋在水面上走来,见了花普方,叫声:“贤弟,此时不降,更待何时!”花普方叫声:“哥哥,小弟来也!”将船一摆,跟着牛皋归往未营去了。杨幺见花普方归宋,心中又慌又恼,只得强勉上前,与韩元帅战船打仗。
说话的,做小说的人,没有两张嘴,且把杨幺敌住韩元帅交战之事略停一停。且先说那岳元帅烧了洞庭山宫殿,下船来,依旧上岸屯祝早有牛皋带领花普方来投降,岳爷大喜,用好言抚慰。忽然又有探子来报道:“启上元帅,今有金邦四太子兀术,调领六国三川各岛“人马,共有二百余万,来犯中原,将近朱仙镇了!请令定夺。”岳元帅听了此报,吃了一惊,吩咐探子再去打听。这个方去,那个又来,一连七八报。元帅好不着急,想:“那杨幺未擒,金人又到,奈何奈何!”慌忙传令军政司,点齐七队人马,每队五千,候本帅发令。军政司连忙点齐,专等元帅调用。岳爷又发文书,差官命各路总兵节度,在朱仙镇取齐,星飞投递去了。
且说“五方阵”内,余化龙率领周青、赵云杀入正西阵内,正遇着崔庆。大战了数十回合,被余化龙拦开刀,一枪刺于马下。那何元庆同着吉青、施全领兵从正南杀来,早有崔安接住厮杀,不上五六合,崔安正待逃走,被何元庆一锤打得脑浆迸出,死于马下。岳云、王贵、张显三个从北方杀入阵中,贼将金飞虎使两条狼牙棒上前迎敌,被岳云枭开棒,只一锤打作两截。再杀过去,恰遇着余化龙、何元庆两边杀来。三枝兵合做一处,恶龙搅海的一般,那里挡得住!其时东边阵上喊杀连天,乃是张宪同着郑怀、张奎领兵杀来。正遇周伦舞动双鞭来敌张宪,未及交锋,被郑怀斜刺里一棍打死。恰好杨再兴从中杀进阵来,正遇三大王杨凡。两个大战,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村。正在难解难分,严成方见杨再兴战不下杨凡,便把双锤一摆,大叫一声:“严成方来助战也!”一马跑上前来。杨凡只道他来帮助,那里防他马到锤落,把杨凡打落马下,再兴取了首级。罗延庆见了把枪一摆,连挑几员偏将,大叫道:“俺罗爷已归顺岳元帅了!你等愿降者,都随我来投顺,免受诛戮!”
那阵内人马见主将已降,俱各四散逃生。早有军士飞报屈原公道:“王佐、罗延庆俱投降了宋朝。严成方把三大王打死,也归宋朝去了。阵势已破,三军尽逃散了。”屈原公正在惊慌,又有探子来报道:“伍尚志与杨钦献了水寨,放火烧毁了宫殿,大王一门家眷尽被宋兵杀尽了。”说犹未了,又有探子来报:“牛皋招降了花普方,大王现被韩世忠围困,十分危急,候军师速去救驾!”屈原公一连听了几报,弄得手足无措,仰天大叫道:“铁桶般的山河,一旦丧于诸贼之手,岂不可恨!”遂拔剑自刎而死。这叫做:大破‘五方阵’,逼死屈原公。
岳元帅正在调拨人马,早有探子来报:“韩元帅大破了杨幺,杨幺弃船下水。杨虎、阮良等一齐下水连拿去了。”岳元帅吩咐再去打听。不多一会,早有杨再兴进营缴令。岳爷道:“贤弟,来得正好。方才得报,说金兵二百万,又犯中原,将近朱仙镇。贤弟可领兵五千,为第一队先行,速速去救朱仙镇。小心前去!”杨再兴领令出营,带兵五千,星飞去了。随后岳云进营说:“孩儿领令,杀入‘五方阵”内,将杨幺人马尽皆杀散,特来缴令。”岳爷道:“我儿!今有兀术带领二百万人马,来犯中原。你可领兵五千,速往朱仙镇救应。”岳云一声:“得令!”出营领兵,飞奔去了。又有何元庆同严成方进营交令。元帅令成方为第三队,接应岳云。成方听说岳云在前,领令星飞而去。元帅又令何元庆为第四队先行,元庆得令,出营带领五千儿郎,前往朱仙镇来。落后余化龙进营缴令,元帅亦令领兵五千,为第五队,速奔朱仙镇去,不提。
再说罗延庆进帐见了元帅,跪下禀道:“末将归降来迟望元帅恕罪收录!”岳爷连忙扶起,说道:“本帅与将军汴京一别,久怀渴想。今日将军改邪归正,正欲与将军叙谈衷曲。不意金邦兀术,带领番兵二百万,复进中原,已近朱仙镇,十分危急!我已命杨再兴、岳云、严成方、何元庆、余化龙各领五千人马,作五队,前去救应朱仙镇了。今将军可为第六队先行,带领人马五千前去。有功之日,待本帅奏闻,封职不小!”罗延庆道:“蒙帅爷如此思待,何惜残躯?誓必杀尽金兵,以报元帅知遇之德也!”遂辞了元帅,出营领兵去了。又一会,伍尚志进营缴令,元帅道:“贤妹丈来得正好!我早上已命潭州节度使徐仁,叫他整备花烛。今因金兵犯界,我不得工夫,故托他主婚。妹丈可同表妹进城,今晚成了花烛。明日即领兵五千,星速为第七队救应,不可有误!”伍尚志谢了元帅,出来同姚氏进城,当夜成了亲。明日即引兵出征,不表。
且说杨虎与耿氏兄弟,一齐下水追捉杨幺。杨幺无处躲避,往水面上透出来,想要上岸逃走。不道牛皋正穿着那双破浪履,在水面上走来走去的快活。忽见水面上探出人头来。牛皋认得是杨幺,便道:“好吓人!拿了这头来罢!”手起一锏,把杨幺打翻。阮良等一齐上前捉住了,解上韩元帅大船上来报功。韩元帅即命绑过岳元帅营中来。岳爷道:“叛逆大罪,理应解赴临安处斩,但我要速往朱仙镇去,恐途中有变。”吩咐绑去砍了!将首级差官送往临安奏捷。又令牛皋往各路催粮,到朱仙镇来接应。牛皋领令去了。此时岳元帅与韩元帅共有三十万大兵。二位元帅放炮拔寨,统领全帅,望朱仙镇而来。且按下慢表。
再说第一队先行杨再兴,奉令前往朱仙镇来。此时正值十一月天气,只见四下里彤云密布,大雪飘扬,万里江山,如同粉壁。再兴带兵冒雪而行,一连走了两日两夜,已离朱仙镇不远。看那金邦人马,漫山遍野,滔滔而来,不计其数。杨再兴道:“三军听者,你等看番兵如蝼蚁一般,你们上前去岂不白送了性命?尔等可扎好营寨,在此等候,我去杀他一个翻天倒海!”众兵一齐答应,下了营寨。那杨再兴即便拍马摇枪,往番营杀进。
那昌平王兀术四太子带领了六国三川大兵,分为十二队,每队人马五万,共有六十五万人马,虚张声势,假言二百万,往小商桥而来。第一队的先锋雪里花南走马上来,正遇着杨再兴一马当先,那枪只一挑,将雪里花南挑下马来。番兵不能抵挡,呐喊一声,两边散开。杨再兴拍马赶上,那第二队先行雪里花北便来接战,早被杨再兴一枪,那雪里花北招架不住,也死于马下。只见那番兵回身一转,杨再兴拍马又上前来,撞见三队先锋雪里花东,早已知道前边之事,催马摇刀上来,正遇杨再兴。他的刀尚没举起,又早被杨再兴一枪,将颈下挑了一个窟窿,翻身落马!杀得那些番兵东倒西横,抱头鼠窜,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没命的逃走。那四队先行雪里花西闻报,飞马上来接战,撞着杨再兴,不上一合,早被杨再兴挑于马下!
不上一个时辰,连把四员番邦大将送往阎罗殿去了。四队番兵共计有二十余万,见主将已亡,大败而走。众番兵惧怕,不知道象这样的南蛮有多少追杀下来,先自慌了乱跑。人撞人跌,马冲马倒,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但见尸如山积,血若川流。
杨再兴在后追赶,见番兵向北而走,心下想道:“我往此处抄去,岂不在番人之前?截住他的归路,杀他个片甲不留。”再兴想定了主意,竟往近路抄去。谁知此地有一条河,名为小商河,早已被这大雪遮满,看不出河路。那些番兵尽皆知道是小商河,前边小商桥,所以那些番兵皆往西北而逃。小商河河水虽不甚深,却皆是淤泥衰草,被雪掩盖,不分河路。杨再兴一马来到此处,一声响跌下小商河,犹如跌落陷坑的一般,连人带马,陷在河内。那些番兵看见,只叫一声:“放箭!”一众番兵番将万矢齐发,就象大雨一般射来。可怜杨再兴连人带马,射得如柴蓬一般。后人有诗吊之曰:
东南一棒天鼓响,西北乾方坠将星。
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萤!
兀术传令众将,调兵转去下营:“若有南蛮前来迎敌,不可造次,须要小心准备为主!”不提。却说那第二队先行岳云赶到,天色已暗。再兴的军土上前迎着公子,报道:“杨老爷追杀番兵,误走小商河,陷于河内,被番人乱箭射死!特来报知。”岳云听了,不觉大叫道:“苦哉,苦哉!救应来迟,此乃我之罪也!”传令三军:“与我扎住营盘,待我前去与杨叔父报仇!”三军得令,安下营头。岳云拍马摇锤,直抵番营,一马冲进金营,有分教:
万马丛中显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
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