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西江月》:富贵弗因刻薄,贫穷岂为软柔。漫夸奸狡有机谋,造物纤毫不谬。
饮啄莫非前定,银钱讵可强求。无分忠厚与嚣浮,须待时来福凑。
却说时伯济在小人国内,遭了钱士命的一挞,愧恨欲绝,一时无地自容,欲要将身自尽,不愿再生人世。忽而想着:“我一身欲大有济于世,岂肯与琐琐小人计较,遂致轻生。况此地本非我安身之处,我来此却是我自己不达,听了燧人的话儿,误与小人为伍。”一腔懊恼,满腹踌躇,步出矮斋,却遇见了眭炎、冯世,问道:“我前日闻得燧人说,你家将军敬重斯文,所以小生到此,怎么使我遭如此之一挞。”眭炎、冯世道:“你这个人真觉懵懂。我们将军敬重的斯文,不是那文,这是那一文两文的文字。岂是你这文绉绉的文字。你真认错了道儿。”
时伯济听了乃恍然大悟,决意要去,心中想道:“我来得明,去得明。我若不别而行,又不是我堂堂男子所为。若要去当面辞他,我又是不屑。”遂题诗一首在矮斋壁上,写着:有所闻而来,有所闻而去。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回头就走,顿时出了孟门,离却独家村而去。一心欲要寻觅李信,无奈城中不是他住的所在,必要离了没逃城,才好寻他;又是路径不熟,不知从那里去的好。左思右想,无处投奔,说道:“我自来此地,尚未知国中的风景如何。凡事皆有命在,且漫步前去再作理会。”你道那城中的风景人情,怎生模样,但见:地势险,路径窄,望去不平,行来不直。茶坊酒肆最多,道院僧房连接。也有店铺开张,经商贸易;也有步担肩挑,佣工作息;也有医卜星相,也有娼优隶卒;也有偷鸡市狗,也有为盗做贼;也有坐地分赃,也有沿街求乞。峨冠博带的不少,骑马坐轿的不一。
古来只有多少行业,何止三百。养家总是一般,道路却有各别。这样风俗不衰,此等人心难测。无父母兄弟,无朋友叔伯,无师生,无亲戚。也知跪拜,也知作揖,也知嚼字咬文,也知谈今论昔。轻礼义,重财帛,恶寒冷,喜炎热。无连鼠,国内之产;歪摆布,城中所出,但觉家家门户低微,处处人烟稠密。
时伯济走至一条路上,忽见一个人挡住去路,叫道:“时伯济,你为何不住在钱将军府中,你竟逃了出来。可会盗他的金银钱,我同你去见将军。”时伯济道:“我出来,钱将军岂有不晓得的道理。若说金银钱,不是我心上的东西。还要去见他怎的?”那人道:“不相干,我同你转去,问了将军,才放你走。”时伯济不睬他,竟望前走出此路去了。你道这个人是谁,为何认得时伯济,原来就是施利仁。他住在这条路上,这条路叫做走熟路。他一出门来,遇见时伯济,晓得钱将军府中即日有事,决不放他,知他必然逃走出来,所以挡住去路。那时看见时伯济不睬他,走出此路,心中大恼,自己又不能追赶,连忙来至独家村上,告知钱士命。钱士命道:“眭炎、冯世方才已对我说了,我正要打点去追他,你来得正好,你随我一同去追他转来。”钱士命同施利仁带了眭炎、冯世,跟着一班豪奴,离了独家村,望前奔去,气昂昂行了许久,远远望见时伯济在一家门前,回头看见有人追他,他走入此门,把门闭上。 钱士命认得这门内,是做媒婆的柳娘娘家中,向前把门打了几下,那里晓得门儿坚固,未曾打开,惊动旁边墙垛,却有些倒意。众人一齐动手,把墙用力推去,顷刻一垛墙垣推坍,众人一拥而入,搜捉时伯济。时伯济只得打从门内逃出,后面众人一齐赶上,无处躲避。正在危急,只听得半空中有人叫道:“时伯济,你从东南上走,可以出得此城。外面就是好道路了。
我是燧人。你自去罢。”时伯济听了,急急忙忙向东南而走,离了没逃城,望好道路上去了。钱士命见他逃出此城,看看去远不能追赶,凤施利仁一众人回到独家村上。施利仁道:“这样人在我辈中原觉可厌,如今追他不转,倒也罢了。将军请回府,小的也要转家了。”钱士命道:“你不要去,明日是我诞辰,不免有个细情,我是不好在外而应酬。我们儿子年幼,你在我家中料理料理。”施利仁道:“小的久已晓得,将军明日大诞,今夜家中有事,明日清晨一定来府。”钱士命只得放他去了,回到梦生草堂,吩咐家中人等,准备明日事情。正是:“有钱不消周时办。”六筵等事,一切齐备,当夜歇息。明日清晨起来,那时正是正月十五日,三阳开泰,万象回春的时候,梦生草堂中,张灯结彩,上面供着骨董老寿星,松子老寿星,车光老寿星,棉花老寿星,鎇春老寿星。下面供着两尊别过老寿星,拆供老寿星。桌上杂撮果盘,一对扁釜插上大烛,点上无名火,炉中烧起柴香,满堂香气逼人。叫了一班魇倒班,演做全本话巴戏。钱士命躲在自室中,炕上静坐,不肯出头。外面那些不认亲也来的坂客、乡邻、亲眷、拜生日的,纷纷不一,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正是: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送来的礼物,何须逊礼,一概照单全收,亲友一概不见面,只有眭炎、冯世两个在外接应。正在热闹之时,但见施利仁走进,备了一个帖子,上写着:门下走狗施利仁叩首叩首备了礼物四色,夹单一张写着:枣酒一坛,前腿全肘,看杜面三袋,一口沙糖满盒。
眭炎、冯世拿了进去,与钱士命过了目,然后打发使金力金,受了不辞。又见那前世寺内的化僧,也备了一个帖子,上写着:前世寺释朱化僧和尚恭祝也备了烛面糖酒四色,也有夹单一张,上开着:倒浇蜡烛十支,镶边酒一坛,荒糖一味,装体面千条。
钱士命也过了目。眭炎、冯世打发了使金力金,也受了不辞。又见一个人送来礼物四色,两荤两素,摆在梦生草堂阶下,端的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死宰鸡一只,水蟹一盘,得皮酸桔子满盒,大壳风菱满盒。
那来使慢慢的递上一个帖子来,上写着:弥弥小晚生墨用绳端肃顿首百拜里面钱士命吩咐,叫眭炎、冯世将他礼物一应辞去。随后这个人到了,闻得钱将军不受他的礼物,跌一跷,在孟门边就碰了一鼻头的灰,进来向眭炎、冯世再四恳求,也只得勉强受了。你道这个人怎生模样,但见他:生成一个绉头,学得一般没法。两道倒眉直竖,一双摊眼反插。腰系累带,身穿缠甲,肩不能挑,两个肩头拱嘴;手不能提,十个指头重夹。文不能测字,扁担倒一字不知。武不能打来,抓鸡力两手缺乏。惯会闹里夺邱,那怕别人批挞。 这个人,家住一豚堤,出身本姓邹,父亲叫做邹桓,表字十国。他自己不肯姓邹,改姓姓墨,名庸,号叫用绳。从伯父邹大美在一家巫城缌高儿伯庙中,学得一身本事,倒会书符念咒,说神弄鬼,同钱士命原是五百年前嫡嫡亲亲的四四一十六门亲眷。墨用绳见钱士命把他礼物收了,喜出望外。那时同施利仁、化僧各各相见,唱了一个臀后喏,齐声向眭炎、冯世说道:“小的们特来上寿,要请将军出来叩见。”眭炎、冯世到里面自室中转了一转,出来说道:“钱将军已经上了炕,必不肯出来的了。各位都拜了寿星,请到矮斋中吃面罢。”就叫豪奴摆好桌子,叫施利仁坐了第一位,化僧坐了第二位,墨用绳打横坐了第三位。
钱百锡出来坐了主位,见桌上先摆着十二个盆子:四荤四素,两干两湿。荤的是:腌臭鲞一盆,盐生炒鸭蛋一盆,野味脚一盆,鲥鱼头一盆;素的是:麻油拌青菜一盆,炒熟黄豆一盆,屎渣煸盐齑一盆,老茄子一盆;干的是:冷镬子里爆个热栗子一盆,盘门柿堕一盆;湿果是:翻花石榴一盆,飞金杨梅一盆。眭炎、冯世拿了几只墨樽杯,劝他们吃酸白酒,各人斟了一杯,墨用绳量窄,捏了鼻头,勉强把酒呷干,他两个到外面拂中厅上陪客去了。随即拿上热炒四盆:一盆飞来肉圆,一盆夹蚌炒螺狮,一盆蟹脚肉,一盆猪油瞒肚子。然后拿上正菜四色,副汤两碗:一次落汤鸡,一次东坡肉上躲只虾,却是贪贱买子猪婆肉,一次汤罐里焖鸭,一次火烧团鱼,一碗江北河豚,一碗臭肺头。还有点心四碟:一碟凑口馒头,一碟得法绿豆糕,一碟碗里杌春饼,一碟夙蛀大麦团。
墨用绳从来没有吃过馒头,拿一个来咬了三口,里面却是生的,他就不吃了。施利仁道:“见食不抢,到老不长。三十六着,吃为上着。吃得下肚,五分财香。大家不要做假。”随手把落在桌上的一条蟹脚肉也拿来吃了。化僧道:“施利兄,盆子外面的东西可好吃些?”大家笑了一笑,落后每人一碗麦脸面。眭炎、冯世又来劝酒,外面又不知摆了多少酒席。席面上也是七次八碟,摆了满台。里面外面都吃得挂喉撑颈,杯盘狼藉。那有略啖味的,只有盛死不休的,还有吃不尽兜子奔的。你一杯,我一盏,杯杯满盏盏干,好像吃不散的筵席。那晓得正在吃酒不计价的时节,只听得外边有个人大呼小叫,在孟门内吵闹进来,众人只得散了,各各归家,把酒席尽行收起。
正是: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不知外边大呼小叫的是何人,且听下文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