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程咸(一作程武)字咸休。其母始怀咸,梦老公投药与之:“服此当生贵子。“晋武帝时,历位至侍中,有名于世。
程咸字延祚。他的母亲在刚刚怀上程咸的时候,梦到一位老翁赠送给她一种药:“你吃了这种药,就能生下一个尊贵的儿子。”晋武帝在位的时候,程咸历任官职直至侍中,在世上很有名望。
袁真在豫州,遣女妓纪陵送阿薛、阿郭、阿马三妓与桓宣武。既至经时,三人半夜共出庭前月下观望,有铜瓮水在其侧。忽见一流星,夜从天直堕瓮中。惊喜共视,忽如二寸火珠,流于水底,炯然明净,乃相谓曰:“此吉祥也,当谁应之。“于是薛郭二人更以瓢杓接取,并不得。阿马最后取,星正入瓢中,便饮之。既而若有感焉,俄而怀桓玄。玄虽篡位不终,而数年之中,荣贵极矣。
袁真在豫州的时候,有一次派一个叫纪陵的女妓,把阿薛、阿郭、阿马三个妓女赠送给桓宣武。她们到那里过了一些时间,有一次三个人在半夜一起走出房间,在屋前的庭院前的月光下赏月,有一个装满水的铜瓮放在她们身边。忽然它们看见一颗流星,在夜空里从天而降直掉进铜瓮之中。她们惊喜之余一起观看,那流星犹如一颗两寸大的火珠,沉在铜瓮的水底,闪闪发亮,光洁剔透。她们就互相说开了:“这是一颗吉祥的东西,但谁有缘能够得到它呢?”于是,阿薛、阿郭轮流用瓢杓去舀取这颗火珠,都没有舀到。最后阿马去舀取,那颗火珠正好舀进了瓢杓之中,阿马就把它喝了下去。喝了之后腹中就像是有了感觉,没过多久就怀上了桓玄。桓玄虽然篡夺了皇位没过多久,但在篡位的数年中,极尽了荣华富贵。
临淮公荀序,字休玄。母华夫人,怜爱过常。年十岁,从南临归,经青草湖,时正帆风驶,序出塞郭,忽落水。比得下帆,已行数十里,洪波淼漫,母抚膺远望。少顷,见一掘头船,渔父以楫棹船如飞,载序还之,云:“送府君还。“荀后位至常伯、长沙相,故云府君也。 庐陵巴邱人文晁(一作周冕)者,世以田作为业。年常田数十顷,家渐富。晋太元初,秋收已过,刈获都毕,明旦至田,禾悉复满,湛然如初。即便更获,所获盈仓。于此遂为巨富。
临淮公荀序,字号休元,其母亲华夫人,对他不是一般的怜爱。在他十岁的时候,从南方的临淮回归北方。在经过青草湖的时候,荀序乘坐的船正扬帆乘风破浪行驶,当船驶出城关之后,荀序忽然掉进水中。等到船降下风帆来,已经驶出数十里了。大水波涛一望无际,荀序的母亲只有槌胸远远地望着湖水。但没多久,只见一条掘头船,一个老渔翁奋力划动着船桨飞快驶来,那船载着荀序来送还,老渔翁说:“我把府君送回来了。”荀序后来官至常伯、长沙郡长官,所以就称他为“府君”了。
上虞魏全,家在县北。忽有一人,著孝子服,皂笠,手巾掩口,来诣全家,诣曰:“君有钱一千万,铜器亦如之,大柳树钱在其下,取钱当得尔。于君家大不吉。仆寻为君取此。“便去。自尔出三十年,遂不复来。全家亦不取钱。
庐陵郡巴邱县有一个人叫文晁,祖祖辈辈以种地耕田为家业。他家每年所耕种的田地常有数十顷,家境日渐富裕起来。东晋太元初年的时候,秋收的季节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庄稼都已经收获完成了,但文晁第二天到地里去,看见田地里又长满了稻谷,就像还没有收割时一样茂盛。于是文晁又进行收割,收获的粮食装满了粮仓,从此就变成为了巨富人家。
元嘉元年,建安郡山贼百余人破郡治,抄掠百姓资产、子女,遂入佛图,搜掠财宝。先是,诸供养具别封置一室。贼破户,忽有蜜蜂数万头,从衣簏出,同时噬螫。群贼身首肿痛,眼皆盲合,先诸所掠,皆弃而走。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从前有一个人与他的仆人都同时患了腹瘕病,无论怎样医治都不见好转。后来仆人死了,他就剖开仆人的肚腹查看,在仆人的肚腹中得到一只白色的甲鱼。这甲鱼的眼睛是红色的,非常鲜亮。他就试着用种种毒药来浇洒这只甲鱼,并从甲鱼的嘴里灌进毒药,都没有使甲鱼受到任何伤害。于是他只得把这只甲鱼拴在床脚上。忽然有一个客人来看这只甲鱼,客人乘坐的是一匹白马。随后白马撒的尿溅在了这只甲鱼身上,甲鱼就感到惊慌害怕,想赶快跑开以躲避马尿,但因为被拴在床脚而不能跑开,只得缩回头、颈、脚,藏起来。患腹瘕病的人观察到了这个情形,对自己的儿子说:“我患的病可能可以救治了。”于是他就取来白马的尿浇灌在甲鱼身上,不一会儿甲鱼就溶化成了数升水。患腹瘕病的人顿时就服用了约有一升的白马尿,病情一下就痊愈了。
昔有一人,与奴同时得腹瘕病,治不能愈。奴既死,乃剖腹视之,得一白鳖,赤眼,甚鲜明。乃试以诸毒药浇灌之,并内药于鳖口,悉无损动,乃系鳖于床脚。忽有一客来看之,乘一白马。既而马尿溅鳖,鳖乃惶骇,欲疾走避尿,因系之不得去,乃缩藏头颈足焉。病者察之,谓其子曰:“吾病或可以救矣。“乃试取白马尿以灌鳖上,须臾便消成数升水。病者乃顿服升余白马尿,病豁然愈。
太尉郗鉴,字号道徽,在丹徒县镇守。他有一次曾率士兵去打猎,当时正值二月中旬,蕨菜刚刚开始长出来。有一个兵士,摘了一根蕨菜的茎来吃了,顿时觉得腹中翻肠倒肚想呕吐。因此回来以后,就患上了心腹疼痛的疾病。大约经过了半年时间,有一天突然剧烈呕吐,吐出来一条红色的蛇,约有一尺长,还是活着的,能动弹。兵士就把这条蛇挂在屋檐的前面,稍稍滴出些汁液,蛇就逐渐干燥而变小了。过了一夜之后再看这条蛇,就变成了一根蕨菜的茎,就像以前那次他所吃下去的蕨茎一样,他的病也就从此消失了。
太尉郗鉴,字道徽,镇丹徒。曾出猎,时二月中,蕨始生。有一甲士,折食一茎,即觉心中淡淡(一作潭潭)欲吐。因归,乃成心腹疼痛。经半年许,忽大吐,吐出一赤蛇,长尺余,尚活动摇。乃挂著屋檐前,汁稍稍出,蛇渐焦小。经一宿视之,乃是一茎蕨,犹昔之所食。病遂除差。
董寿之被杀害了,他的家人还不知道。这天夜里他的妻子坐在家里,忽然看到董寿之站在自己的身边,还在叹息不巳。妻子问他:“这么晚了你是怎样回来的呢?”董寿之总是不作回答。过了一会儿,董寿之走出门去围绕着鸡笼行走,笼子中的鸡都惊叫起来。妻子感觉到情况不对劲,拿着火把走出房门去查看,只看见地上有数升鲜血,而董寿之却不见了。妻子于是就把这事告诉了婆母,因此和一家老小嚎啕大哭,知道董寿之遭遇了变故。到了第二天早晨,果然就传来了董寿之死亡的消息。
桓宣武时,有一督将,因时行病后虚热,更能饮复茗,必一斛二斗乃饱。才减升合,便以为不足。非复一日。家贫。后有客造之,正遇其饮复茗,亦先闻世有此病,仍令更进五升,乃大吐,有一物出,如升大,有口,形质缩绉,状如牛肚。客乃令置之于盆中,以一斛二斗复茗浇之。此物歙之都尽,而止觉小胀。又加五升,便悉混然从口中涌出。既吐此物,其病遂差。或问之:“此何病?“答云:“此病名斛二(二或作茗)瘕。“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