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应该体现在《搜神记》上。它与地理博物作品不同,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琐闻杂记,是直承《穆天子传》及《山海经》影响而出现的。
六朝志怪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近继先秦两汉史书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神鬼妖异故事,下开唐代传奇和宋代评话中烟粉灵怪故事的先河,一直深远地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而明清的笔记小说则可以说是六朝志怪的嫡传。六朝志怪在我国文学史土,特别是在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搜神记》则是现存志怪小说中价值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种,是这个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通过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六朝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对我们充分认识六朝志怪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无疑是有帮助的。
前代神怪作品的创造性继承者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志怪小说,特别是《搜神记》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首先在于它对前代的神怪作品有着创造性的继承。马克思指出古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我们也可以这样评价中国的神话。《搜神记》正是在中国神话和前代其它神怪故事的沃土上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已对前代神话鬼怪传说故事的继承乃是一种创造性继承。
首先,从《搜神记》中故事的来源来看,既有对前代作品内容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造。书中著录的汉代故事就不下百条,且有文献可查的不少于几十则。如《董永》则引自刘向的《孝子传》,《东海孝妇》引自刘向的《说苑·贵德》,又如《阴子方》《张助》《张汉直》《郅伯夷》等等。一方面《搜神记》有对前代神怪传说的转录保存之功,另一方面又有它自己在题材内容上的更广泛的开拓。魏晋前的神怪作品就其总体而言,反映的生活面是广泛的、,主题也是多样的但就具体的某一作品看,表现的题材或思想内容却有明显的局限性。就拿现存保留古代神话最多的《山海经》来说,书中有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概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之三类:一是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故事,如《海外北经》中钟山之神烛阴又称烛龙的传说,《大荒西经》中关于女娲的传说;二是战胜灾害的英雄故事,如《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三是反映部落间的战争,如《大荒北经》中黄帝与蚩尤之战,《海外西经》中刑天与帝争神座等。
《搜神记》除有上述类型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更按近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吝。如有反映和歌颂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作品。《盘瓠》中描写的无关嬬、符传、租税之赋的理想世界。有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优秀品质的作品,如《韩凭妻》《三王墓》。有揭露贪官、昏官的,如《蒋山祠》,也有欲烦清官的,如《小黄令》《软辅》。有反映封建社会中男女婚姻问题的,如《王道平》《河间郡男女》。此外还有各种异怪的描写。这些大多是作者采撷传说写成的。,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神话的许多因素,万物有灵的精灵论,无所不能的法术、人鬼杂糅的野性世界,宇宙万物人化思想,小说中塑造了不少死后再生、永恒仙乡、魔法幻化等事件情景。而且,《搜神记》中也开始出现写社会人物的作品,如《天竺胡人》《李寄》《管辂》《郭璞》《钟琳》等。可见《搜神记》一书较之前代的神话、神怪故事,在题材上既有明显的继承、也有较大的开拓和发展。
其次,从艺术上来看,《搜神记》继承了前代神话中强烈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和神奇的幻想等浪漫主义手法,语言雅致清峻、曲尽幽情,确是直而能婉的典范。如《千日酒》中写刘玄石到狄希那里要酒喝,狄希的酒还没有发酵酿好。玄石要了还没有酿熟的酒喝了,他到家就一眠千日,家里人以为他死了,埋葬了他。三年后,狄希去访刘玄石,令其家人去掘坟墓,只见冢下汗气彻天,破棺后,掘墓人被刘玄石的酒气冲入鼻中,竟然也都各醉睡了三个月。,书中还记叙有长五丈,足履六尺的大人,也有身高仅一尺乃至数寸的小人。再从作品的形制篇幅上看,前代特别是上古神话,比较简单、零散,首尾完整的故事很少。《搜神记》在这力面的突破也是明显的。《搜神记》中出现了许多叙事婉转、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如《华山使》,故事情节虽然不及唐传奇中《柳毅传书》的情节那么曲折动人,但也写出了郑容路经华阴,受华山使托书,传书的经过,传书的结局等等。又如《宋大贤》,先用概括描写的方式写出宋大贤的性质以正道自处,,然后写他夜宿南阳西郊亭与妖精鬼怪的斗争,作品中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他与鬼魅斗争的三个回合。这些故事中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大体具备,表现出了较为完整的艺术构思。
可见《搜神记》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对前代神怪传说都显示出有着继承,更有着创造性的发展。
《搜神记》是对民间传说故事的记载,而这些故事恰恰是原始图腾崇拜在后世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延伸,是民间文化发展变异性的结晶。在人的拟兽化阶段,原始人曾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充饥以求得生存,这时的动物是支持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人们把动物本身当作对生活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自然的异己力量来加以崇拜。人们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人们所依赖的东西,也就是古人奉之为神的对象,而它也就成了氏族成员所崇拜的图腾。他们相信通过模仿此图腾就能得到神的保护,,就拥有了神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搜神记》今存本二十卷四百六十四则,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采撷自前人的作品,亦即干宝所谓承于前载者。从这一点上说,干宝只是一个编辑者,承于前载的前载,有《列仙传》、《汉书·五行志》和《列异传》等,单是从《列异传》侈录过来的作品就有《胡母班》《蒋山祠》《三王墓》《冯贵人》《蒋济亡儿》《苏娥》《宋定伯》《细腰》等数篇,将今存的《列异传》与《搜神记》文本对校,说干宝侈录是符合实际的,当然,干宝也并非一字不改,,或者它所据的版本与今存本有所不同,《三王墓》《苏娥》等篇的细节描写就比《列异传》的丰富,从这些增饰的文字中可见出增饰者的艺术匠心。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