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部·卷十八·西戎六
○蒲类
《汉书》曰:蒲类,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馀里。
《后汉书》曰:蒲类国,王居天山西疏榆谷。庐帐而居,逐水草。颇知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畜,能作弓矢,国出名马。蒲类,本大国也,前西域属匈奴时,蒲类王得罪单于,单于怒,徙蒲国人民六千馀口,内之匈奴右部阿恶地,号曰阿恶国。初徙居时,甚贫羸,不能者逃亡在山谷间,故得留为蒲类国云。
○小宛
《汉书》曰:小宛国,王治扜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东与婼羌接。
○精绝
《汉书》曰:精绝城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渠勒
《汉书》曰:渠勒国,王治鞬都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东与戎卢接。
○依耐
《汉书》曰:依耐国,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北至疏勒六百五十里。少谷,寄田莎车、疏勒。
○无雷
《汉书》曰:无雷国,王治无雷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衣服类乌孙。
○难兜
《汉书》曰:难兜国,王治难兜城,去长安一万五千一百五十里,西与大月氏接。种五谷,有金、银、铜、铁,作兵。
○孤胡
《汉书》曰:孤胡国,王治车师柳谷,去长安八千馀里。
○山国
《汉书》曰:山国,王治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於焉耆。
○乌贪
《汉书》曰: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去长安万三百三十里。
○卑陆
《汉书》曰:卑陆国,王治天山乾当谷,去长安八千六百八十里。
○郁立师
《汉书》曰:郁立师国,王治内咄谷,去长安八千八百三十里。
○劫国
《汉书》曰:劫国,王治天山东丹渠谷,去长安八千五百七十里。
○乌弋山离
《汉书》曰:乌弋山离国,王治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乌弋地暑热,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饮食、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与罽宾同。有桃枝、(桃枝似鹿,或名天禄。)师子,犀牛。俗重妄杀。钱文为人头,幕为骑马。
○拘弥
《后汉书》曰:拘弥,王治宁弥城,去洛阳万二千八十里。灵帝熹平四年,于阗王安国攻宁弥,杀其王,死者甚众。戊巳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宁弥侍子定兴为王。
○德若
《后汉书》曰:德若国,王治东去洛阳一万二千一百五十里,与子合相接,其俗皆同。
○高附
《后汉书》曰:高附国,在大月氏西南,其俗似天竺,而弱易服。善贾贩,内富於财。所属无常,天竺、罽宾、安息三国,强则得之,弱则失之。
○东离
《后汉书》曰:东离国,王治沙奇城,在天竺东南三千馀里。其地暑热,风气、物类与天竺同。有城十数。其人民男女皆长大,可八尺。乘象往来邻国,有寇,乘象以战。
○移支
《后汉书》曰:移支国,王居蒲类地。其民勇猛敢战,以寇钞为事。皆被发,随畜逐水草,不田作。
○者舌
《后魏书》曰:者舌国,故康居国也,在破洛那西北,去代一万五千四百五十里。大武延平三年,遣使朝贡。
○拔豆
《后魏书》曰:拔豆国,去代五万一千里。国中出金、银、杂宝、白象、水牛、牦牛、葡萄、五果,土宜五谷。
○乌利
《后魏书》曰:乌利国,去代二万五百里。国中出金玉、良马、白叠,土宜五谷。
○者至拔
《后魏书》曰:者至拔国,都城在疏勒西,去代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里。其国东有藩贺那山,出美铁、师子等。
○朱居
《后魏书》曰:朱居国,在于阗西。其民山居,有麦,多林果。咸事佛,与于阗相类。役属嚈哒。
○权乌摩
《后魏书》曰:权乌摩国,故乌耗国也,其王治乌耗城,西接悉居半国,西南去代一万二千九百七十里。
○伽色尼
《后魏书》曰:伽色尼国,治伽色城,在万斤南,去代一万二千九百里。出赤盐,多五果。(按,此条与卷第七百九十三"伽色尼"重。)
○薄知
《后魏书》曰:薄知国,治城在伽色尼南,去代一万三千三百二十里。
○牟知
《后魏书》曰:牟知国,都牟知城,在忸密西南,去代二万二千九百二十里。土平,禽兽、草木类中国。
○阿弗太汗
《后魏书》曰:阿弗太汗国,治阿弗太汗城,在忸密西,去代二万三千七百二十里。土平,多五果。
○呼似密
《后魏书》曰:呼似密国,治呼似密城,在阿弗太汗西,去代三万七百里。土平,出金、银、琥珀,有师子,多五果。
○诺色波罗
《后魏书》曰:诺色波罗国,治诺色波罗城,在忸密南,去代二万三千四百二十八里。土平,宜稻麦,多五果。
○毕伽至
《后魏书》曰:毕伽至国,治毕伽至城,东接忸密国,去代二万三千七百二十八里。土平,少田殖,取稻麦於邻国,有五果。
○伽不单
《后魏书》曰:伽不单国,治伽不单城,在悉万斤西北,去代一万二千七百八十里。土宜稻麦,有五果。
○伽倍
《后魏书》曰:伽倍国,故休密翎侯所治和墨城也。在莎车西,去代万三千里。民居山谷间。
○折薛莫孙
《后魏书》曰:折薛莫孙国,故双靡翎侯所治双靡城也。在伽倍西,去代一万三千五百里,居山谷间。
○钳敦
《后魏书》曰:钳敦国,古之贵霜翎侯所治护藻城也。在折薛莫孙西,去代一万三千五百六十里。居山谷之间。
○弗敌沙
《后魏书》曰:弗敌沙国,古盼顿翎侯所治薄芳城也。在钳敦西,去代一万三千六百里。居山谷间。
○临儿
《魏略》曰: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耶,母曰莫耶。浮屠身服黄色,发青,乳有青毛,冬青。始莫耶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右胁出,堕地能行七步。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景庸从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其所载与《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教胡为浮屠也。
○赀虏
《魏略》曰:赀虏,本匈奴之奴也。匈奴名奴婢为赀。始建武时,匈奴衰,分其奴婢亡匿在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东,畜牧逐水草,抄盗凉州,不与东部鲜卑同也。其种非一,有大胡、丁零羌杂处,并本亡奴婢也。
○盘越
《魏书》曰:盘越国,一名汉越王,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大与中国人同。
○盐长
《山海经》曰:西海中有盐长国,其人乌首,亦名乌民。
○奇恒
《括地图》曰:奇恒民,善为机巧,设百禽,为车飞,从风远行。汤时,西风多,奇恒车至於豫州,汤破其车。十年,西风倒,乃令复作车遣归。去玉门四万里。
○石尖
《玄中记》曰:玉门之西南,羌之东,有一国五六百户,无他事役。国中有山,山上有祠庙。国人每岁出石类数千枚,输于庙中,名霹雳尖,以给霹雳所用。从春雷出,而尖日减,至秋尖尽。
○扶伏
《玄中记》曰:扶伏民者,黄帝轩辕之臣,曰茄丰,有罪,刑而放之,扶伏而去,后是为扶伏民。去玉门关二万五千里。
○可兰
《沙州记》曰:大白兰西北千二百里,有可兰虏。风俗卑陋,从开辟后,口不知谷味,目不识五色,耳不闻六律五声,是四夷中不臧者。土无所出,直大养群畜而已。户落万馀,然其人顽弱,不斗战,忽见异人,举国便走。
○鹄国
《神异经》曰:西海之中有鹄国,男女皆长七寸,为人自然有礼,好经论跪拜。其人岁寿三百,行如飞,日行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畏海鹄,鹄遇吞之,亦寿三百岁。人在鹄腹中不死,而鹄一举千里。
○无不达
《神异经》曰:西南大荒中有人焉,长一丈,腹围九尺,践龟蛇,戴朱乌,左手凭青龙,右手凭白虎。知河海升斛,识山石多少,知鸟兽言语,知百谷可食,识草木咸苦。名曰"圣",一名"哲",一名"仙",一名"通",一名"无不达"凡人见拜者,令人神知。
○无继民
《外国图》曰:无继民,穴居食土,无夫妇。死则埋之,心不朽,百年复生。去玉门四万六千里。
○录民
《外国图》曰:录民,穴居食土,无夫妇。死则埋之,肺不朽,百二十年复生。去玉门万一千里。
○无首民
《外国图》曰:无首民,乃与帝争神,帝斩其首,敕之北野,以乳为目,脐为口。去玉门三万里。
○纳民
《外国图》曰:纳民,陛居食土,无夫妇。死埋之,其肝不朽,八年复生。去玉门五万里。
○拘夷
释道安《西域志》曰:拘夷国,北去城数百里。山上有石骆驼,溺水滴下,以金、铜、铁及木器、手掌承之皆漏,惟瓢瓠不漏,服之令人身臭,毛皮尽脱得止。其国有婆罗门守视。
○波罗秦斯
释道安《西域志》曰:波罗秦斯国,佛转法轮、调达入地狱、土陷处,皆在其国。
○鼠王
释道安《西域志》曰:于阗道中有鼠王国,大者如狗,小者如菟,着金袈裟,沙门过不礼,白衣不礼辄害人。
○摩诃赖
释道安《西域志》曰:摩诃赖国,又南得诃赖国,有阿耨达山,王舍城在耨达山东南角,竹园精舍在城西,佛。六年苦行贝多树,去城五十里。
○波丽越
释道安《西域志》曰:罗卫国东西四百里,至波丽越国。波丽越国,即佛外祖国也。
○鸡城
释道安《西域志》曰:胡国北有鸡城,其人皆冠,象鸡也。
○和诃条
支僧载《外国事》曰:和诃条国,在大海中,地方二万里。大山名三漫屈,有石井,井中生千叶白莲花数种。井边石上有四佛足迹,每月六斋日,弥勒菩萨常以诸天神礼佛迹,毕,便飞去。国王长者常作金树银花、银树金花以供奉佛。
○播黎曰
支僧载《外国事》曰:播黎日国者,昔是小国耳,今是外国之大都,流沙之外,悉称臣妾。
○舍卫
支僧载《外国事》曰:舍卫国,今无复王,尽属播黎日国,王遣小儿注,国人不奉佛法。
○维耶离
支僧载《外国事》曰:维耶离国,去舍卫五十由旬,由旬者晋言三十里。维摩诘家在城内。国人不复奉佛,悉事水火,馀外道也。
○迦维罗越
支僧载《外国事》曰:迦维罗越国,今无复王也。国人亦属播黎日国,今尚精进。昔太子生时,有二龙,一吐水,一吐火,一冷一暖。今有二池,尚一冷一暖。
○那诃维
支僧载《外国事》曰:那诃维国,土丰乐,多民物。在迦维越南,相去三十里。
○碓国
支僧载《外国事》曰:迦叶佛生碓国,今无复此国,故处在舍卫国西,相去三十里。
○拘那舍
支僧载《外国事》曰:拘那舍国,牟尼佛所生也,亦名拘那舍,在迦维罗越西,相去复三十里。
○波罗奈国
支僧载《外国事》曰:弥勒佛,当生波罗奈国,是《屈陀罗经》所说,在迦罗越南。
○拘宋婆
支僧载《外国事》曰:拘宋婆国,今见过去佛四所,住处四屋。迦叶佛住中,教化四十年,释迦文佛住五年,二佛不说。
○罽密
支僧载《外国事》曰:罽密,小国耳,在舍卫之西。国王民人愉悉奉佛。土地寒,罗汉道人及沙门,到冬月日未中前饮少酒,过中后不复饮酒,食果。国属大秦。
○拘私那竭
支僧载《外国事》曰:佛在拘私那竭国。佛欲入涅槃时,自然有宝床从地出,有八万四千国王争将佛归,神妙天人曰:"佛应就此亡。"那竭王乃作金棺枬檀车送佛丧,积薪不烧自燃。王将舍利归宫。八万四千国兴兵争舍利,婆罗门分之,乃用金升量合利,得八斛四斗,诸国各得少许,还国各立浮屠。
○摩竭提
支僧载《外国事》曰:摩竭提国,在迦维罗城之南,相去三十里由旬,有贝多树,佛在此树下坐六年。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