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石贤士神
谨按汝南汝阳彭氏墓路头立一石人,在石兽後。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行道人有见者。时客适会,问因有是饵,客聊调之:“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转语头痛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亦还自摩,他处于此。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号曰贤士。辎辇毂击,帷帐绛天,丝竹之音,闻敷十里。尉部常往护视,数年亦自歇沫,复其故矣。世间多有亡人魄持其家语声气,所说良是谨按陈国张汉直到南阳从京兆尹延叔坚读《左氏傅》,行後数月,鬼物持其女弟,言:“我痛死,丧在陌上,常苦饥寒。操一量不借,挂屋後楮上。傅子方送我五百钱,在北墉中,皆亡取之。又买李幼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往求索之,悉如其言。妇尚不知有此,女新从巩家来,非其所及,家人哀伤,益以为审。父母诸弟衰絰到来迎丧,去精舍数里,遇汉直与诸生十余人相追。汉直顾见其家,怪其如此。家见汉直,谓其鬼也。惝惘良久,汉直乃前为父拜,说其本末,且悲且喜。凡所闻见,若此非一。
夫死者,澌也,鬼者,归也,精气消越,骨肉归于土也。夏後氏用明器,殷人用祭器,周人兼用之,视民疑也。子贡问孔子:“死者其有知乎?”曰:“赐,尔死自知之,由未晚也。”董无心云:“杜伯死,亲射宣王于镐京。”予以为桀、纣所杀,足以成军,可不须汤、武之众。古事既察,且复以今验之,人相啖食,甚于畜生,凡菜肝鳖虾,尚能病人,人用物精多,有生之最灵者也,何不芥蒂於其胸腹而割裂之哉!犹死者无知审矣,而时有汉直为狗鼠之所为。世间亡者多有见神世间亡者多有见神,语言饮食,其家信以为是,益用悲伤。
谨按司空南阳来季德停丧在殡,忽然坐祭床上,颜色服饰声气熟是也。孙儿妇女以次教诫,事有条贯,鞭挞奴婢,皆得其过,饮食饱满,辞决而去。家人大哀剥断绝,如是三四,家益厌苦。其後饮醉形坏,但得老狗,便朴杀之,推问里头,沽酒家狗。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