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浅妄书
  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绝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至以《老杜事实》为东坡所作者。今蜀本刻杜集,遂以入注。孔传《续六帖》,采摭唐事殊有功,而悉载《云仙录》中事,自秽其书。《开天遗事》托云王仁裕所著,仁裕五代时人,虽文章乏气骨,恐不至此。姑析其数端以为笑。其一云:“姚元崇开元初作翰林学士,有步辇之召。”按,元崇自武后时已为宰相,及开元初三入辅矣。其二云:“郭元振少时美风姿,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遂牵红丝线,得第三女,果随夫贵达。”按,元振为睿宗宰相,明皇初年即贬死,后十年,嘉贞方作相。其三云:“杨国忠盛时,朝之文武,争附之以求富贵,惟张九龄未尝及门”。按,九龄去相位十年,国忠方得官耳。其四云:“张九龄览苏颋文卷,谓为文阵之雄师。”按,颋为相时,九龄元未达也。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惟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事,《资治通鉴》亦取之,不知别有何据?近岁,兴化军学刊《遗事》,南剑州学刊《散录》,皆可毁。
  世俗间广泛流传的那些浅薄妄为的书籍,比如有所谓的《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等等,都是及其可笑的。然而也有读书人相信这些书里的记载,甚至把《老杜事实》当成是苏东坡写的,现在流传的《杜集》的四川刻制版本,就把这件事收入其中作为注解。孔传的《续六帖》虽然在采集整理唐朝史事方面有所贡献,但是把《云仙录》中的故事一一地记载就太不应该了,这分明是自己玷污了《续六帖》,削弱了它的价值。《开天遗事》假托是王仁裕所写的,王仁裕是五代时期的人,虽然文章没什么骨气,但是恐怕也不至于这么不济吧。姑且分析其中的几件事,就当是笑谈吧。第一件事,说的是:“姚元崇在开元初期做了翰林学士,玄宗曾专门派车把他召唤到跟前过。”查考一番,原来:姚元崇自从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当了宰相,到开元初期的时候已经是第三次入朝当宰相了啊。第二件事是:“郭元振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体态优美风度翩翩了,宰相张嘉贞一早就想把他收作自己的女婿,于是把他和自己的第三个女儿牵红线配成对,最后果然随着丈夫富贵发达了。”考查了下,事实上:郭元振是睿宗时期的宰相,明皇初年就已经被贬官过世了,这之后的第十年,张嘉贞才做了宰相。第三件事则是:“杨国忠得势的时候,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都争先恐后地依附他,以便求得荣华富贵,只有张九龄从来没有登过门。”查考后发现:“张九龄离开宰相之职十年之后,杨国忠才得到官职。”第四件事是:“张九龄浏览苏頲的文章,评价说,如果把文章比作战场,苏頲的文章可就算得上是强大的军队阵营了。”考查了下,事实上:“苏頲做宰相的时候,张九龄还没发达呢。”以上这些都是浅显明白轻易就可以指出来的,固然浅陋得都不值得去批驳,但是却颇能迷惑耽误后生晚辈啊。唐玄宗统治的时候,当时只有一个人——张彖,指出了杨国忠不过就像冰山一样,太阳一出来就化了,因此不但不靠上去,反而避开了。《资治通鉴》收录的也是这种说法,不知道另外还有没别的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最近几年,兴化军官方修订刻版印刷的《开元天宝遗事》,南剑州官方修订刻版印刷的《云仙散录》,都应该毁掉,免得耽误后人。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