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四 孟
历史来源
「孟」源出 ;
以次为氏. 古代兄弟排行次序为: 伯(孟), 仲, 叔, 季. 伯为嫡长子, 孟为庶长子.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春秋时鲁国有孟孙氏, 盖为鲁恒公之子庆父共仲之后. 本为”仲孙”氏, 因弒君之罪, 更为孟氏. 又, 春秋时卫襄公之子, 字孟公, 其支孙以王父字”孟”为氏.
家族名人
孟母
孟子的母亲。仉姓。曾经三次迁移其居,以激励孟子勤奋学习。后世奉为贤母的典范。
孟子(前372~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学于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后世尊称为亚圣。着有孟子七篇。亦称为孟子。
孟浩然(689~740)
字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人。少好节义,隐居鹿门山。曾于太学赋诗,一坐叹服,其诗属于自然一派,有孟浩然集。
地望分布
山东省历城县东,山东省曲阜县东南,甘肃省汉置郡。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