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卷下·相额
额其峻如立壁,其广如覆孟,明而泽,方而长者,贵寿之兆。左侧者,损父,右侧者,损母,其上欲得,不蹋不尖,无乱纹,无凹凸。反此者,迟蹇日月。棱角而起者,二千石。印堂至天庭有骨隐然而见者,少年荣远。又云二十八岁边地山林皆欲丰广坑陷者,贫贱。四学堂郭林宗观人有四学堂:一曰眼为官学堂,为长而清,有官而寿;二曰额为禄学堂,其圆而正,主忠信,疏缺而小,主狂妄;(按:此条第三学堂缺)四曰耳门之前为外学堂。耳前丰满,光润,主文学声誉。反此者面卫气色额有黑气显者横灾于旬日内。面若涂膏,主狱亡两地。仓有黑气者,噎食病死。承桨地阁有黑气者,主酒食有毒。伤死七日内。显青色在承桨者,主酒食而斗争。青合有红色者,主七日内有遗灾。奸门有白气者,主妻有私通,及伤害自身也。有青红色者,主有崇。日月角忽然红色起者,主十日内得财也。似红不红者,主百日内得财。鼻直有白气色者,主孝服。井部有黑气者,主犯灾。金匮有青黑色者,主伤财。门阁有青色者,主凶事入宅。有黑色起于两颊者,四十日身亡。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