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论元辰
元辰者,别而不合之名。阳前阴后,则有所屈,屈则于事无所申;阴前阳后,则直而不遂,于事暴而不治,难与同事,故谓之元辰。是以阳男阴女,在冲前一位支辰;阴男阳女,在冲后一位支辰。假如甲子生男,与甲午对冲,即乙未为正;乙丑生男,与乙未对冲,即甲午为正。余干午未半之。所以为凶者,当气冲之地,左鼓则风煞在右,右鼓则风煞在左,故阴阳男女,取冲前冲后不同。若岁运临之,如物当风,动摇颠倒,不得宁息。不有内疾,必有外难。虽富贵崇高,势位炎盛,大运逢之,十年可畏。立朝定当窜逐,居家必罹凶咎,纵有吉神扶持,不免祸福倚伏,尤忌先吉后凶,临旺之后、欲出未出之际,凶祸尤的。生命逢之,主形骸陋朴,面有颧骨,鼻低口大,眼生威角,脑凸臀高,手脚强硬,声音沉浊。生旺则落魄大度,不别是非,不分良善,颠倒鹘突;死绝则寒酸薄劣,形貌猥下,语言浑浊,不识羞辱,破败坎坷,贪饮好情,甘习下流。与官符并,多招无辜之挠;带劫煞,则不循细行,动招危辱,空贱无耻;妇人得之,声雄性浊,奸淫私通奴贱,鬼魅为凭,不遵礼法,一生多灾,虽生子,拗而不孝。常术《鼠忌羊头歌》未分男女,不足凭也。《珞录子》以宣父畏其元辰,林开以元辰恶煞为灾甚重,有互换遇者,尤为不吉,忽然遇合,又以吉论。《洞玄经》云:“元辰遇合,而大亨是也。”《广信集》取巫□伎参政己卯、甲申、己巳、甲戌,滕庚枢密乙丑、壬午、乙丑、壬午,二命岂不犯元辰。李吉甫曰:“大凡贵命,须逢煞即得君主横升拔,林开一偏之见也。”徐子平云:“元辰者,命中元有所害之辰,如甲见申庚,乙见酉辛之类,人生岁月日时原有七煞,已为所害之辰,岁运复遇,谓之犯元辰,为害尤重,元无则轻。然元辰一煞,与亡劫、羊刃、空亡同类观。”《珞录子·消息赋·自见雪心赋》云:“元辰水去,亦指神煞之名。”是古人之说是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