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灸劳穴法(聚英);取肾俞法
灸劳穴法(《聚英》)
《资生经》云:“久劳,其状手脚心热,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寒,初发咳嗽,渐吐脓血,肌瘦面黄,减食少力,令身正直,用草于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至曲(月秋)大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分开发,量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将此草墨点上平折两头,尽处量穴。灸时随年纪多灸一壮。如人三十岁,灸三十一壮,累效。”
按此穴,合五椎两旁,各一寸五分,心俞二穴也。心主血,故灸之。
取肾俞法
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当背脊骨上量之,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左右各寸半,取其穴,则肾俞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