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九 草部·泽漆
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湍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附方
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