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五十七 草部·香蒲、莆黄
释名
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用香蒲草根捣烂贴患处,同时煎汁边根服下。
热毒下痢。用香蒲根二两、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
舌胀满口。用蒲黄频搽,或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用蒲黄末二两,每日以温酒或冷水送服三钱。
小便出血。用蒲黄末,每服半钱,生地黄汁调下。或加入发灰等分亦可。药量可根据病人情况斟酌加减。
刀伤出血。用蒲黄半两,热酒送下。
痔疮出血。用蒲黄末一匙,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脱肛。用蒲黄和猪油调涂,每日三至五次。
胎动欲产(日月未足者)。用蒲黄二钱,水冲服。
催生。用蒲黄、地龙(洗净、焙干)、陈桔皮,等分为末。分别收存,临用时各一钱,以新汲水调服,立产。
胞衣不下。用蒲黄二钱,井水送服。
产后下血。用蒲黄二两,加水二升煎成八合,一次服下。
跌伤瘀血。用蒲黄末,空心服三钱,温酒送下。
关节疼痛。用蒲黄八两,熟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凉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阴部湿痒。用蒲黄末敷三、四次即愈。
耳出脓。用蒲黄末掺敷。
屙血或血痢。用蒲黄筛出的红色渣滓(名为“蒲萼”),炒过服用。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政书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