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五 灵枢·逆顺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
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气血运行有逆(反常)顺(正常)之别,脉象有盛衰表现,针刺方法有总的原则,我能知道这些道理吗?
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也。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伯高答道:气血运行的逆顺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四季的五行规律相对应。脉象的盛衰表现,可以诊察气血的虚实变化。针刺方法总的运用原则,必须明了哪些疾病可以运用刺法,哪些不能运用,还有那些本可以运用刺法的但因过了时机已不可再用刺法了。
黄帝曰:候之奈何?
黄帝问:如何判断疾病是否适宜运用刺法呢?
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伯高回答说:《兵法》上说:“不可迎战士气非常高涨的敌军,不要出击阵容十分强大壮盛的部队”《刺法》上说:“热势炽盛的不能用刺法,大汗淋漓的不能用刺法,脉象盛大燥疾的急病不能用刺法,脉象和病情相反的也不能用刺法。”
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
黄帝问:怎样确定哪些疾病适宜运用刺法呢?
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伯高回答说:好的医生,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时就施用针治;其次,在疾病初期,邪气尚未亢盛的时候,施用针治;再次,在邪气已经衰减而正气逐渐恢复,因势利导地施用针治。技术低劣的医生,在症状叠发时才予以针治,或是在病势正盛时予以针治,或是在病的外部表现与脉象相反时予以针治。所以说:“在邪气亢盛时不要施用刺法而损伤元气,在邪气衰减的时候进行针刺,就一定能把疾病治愈。”所以说:“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时就予以治疗,而不是等疾病发露于外才予治疗。”就是这个意思。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史评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