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
《氾胜之书》不但是伟大的农学著作,而且在经济思想方面也有其一定的贡献。
上文谈到,氾胜之经济思想的核心是重农。在重农思想的指导下,氾胜之非常重视备荒防灾。氾胜之所提倡的农业技术,其目标一是高产,二是御灾。区田法就是典型的一例。《氾胜之书》说;
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
一般农田耕作技术亦以防旱保墒为中心环节。除此之外,氾胜之还注意在作物安排上采取措施。为此,他提倡适当种植大豆、稗子等作物以备灾荒:
稗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盛,易生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备凶年。
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我国战国时代即有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的传统,但在种植计划中如何安排备荒作物的具体论述,则以《氾胜之书》为最早。
《氾胜之书》在经济思想史上突出之点是已经注意到投入与产出,成本与利润的计算。前者有该书提供的区田法用工量、下种量和亩产量的数字,并可据此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和下种量与收获量之比。[17
种瓠法,以三月耕良田十亩……一本三实,一区十二实,一亩得二千八百八十实,十亩凡得五万七千六百瓢。瓢直十钱,并直五十七万六千文。用蚕矢二百石,牛耕、功力,直二万六千文。余有五十五万。肥猪、明烛,利在其外。
- 推荐作品: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