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教战
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武工问太公说:“集合纪成全军部队,要使士卒娴熟战斗技能,其训练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人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武王曰:“善哉!”
太公答道:“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呜金摺鼓来指挥进退。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将帅必须先明确地告知士兵应该怎样操练,并且反复申明讲解清楚,然后教习操练战斗动作以及根据旗帜指挥信号的变化而采用相应行动的方法。所以,在训练军队的时候,要先进行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完成后,再十人合练;十人练习成功,再百人合练;百人练习成功,再千人练习战法;千人练习成功,再万人练习战法;万人练习成功,再全军合练;全军练习成功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无敌于天下。”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