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楚语·观射父论祀牲
子期祀平王,祭以牛俎于王,王问于观射父,曰:“祀牲何及?”对曰:“祀加于举。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子期祭祀楚平王,把祭祀的牛肉送给楚昭王,昭王问观射父,说:“祭祀所用的牲畜有些什么?”观射父回答说:“祭祀比平时杀牲的盛馔要多。天子平时的盛馔用牛、羊、猪齐全的太牢,祭祀时要供上三份太牢;诸侯平时的盛馔用一头牛,祭祀时要供上太牢;卿平时的盛馔用一羊、一猪的少牢,祭祀时用一头牛;大夫平时的盛馔用一头猪,祭祀时要供上一羊、一猪的少牢;士平时的盛馔用鱼肉,祭祀时要供上一头猪;百姓平时吃菜蔬,祭祀时要供上烤鱼。尊卑上下有等级秩序,那么百姓就不敢轻慢。”
王曰:“其小大何如?”对曰:“郊禘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王曰:“何其小也?”对曰:“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畡数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以告遍至,则无不受休。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齐肃以承之。”
昭王说:“祭祀用的牲畜大小如何?”观射父回答说:“春祭夏祭所用的牲畜,它的角不超过蚕茧、栗子那么大;冬祭秋祭所用的牲畜,它的角不超过一把那么长。”昭王说:“怎么那么小呢?”观射父回答说:“神依靠精细明察监临百姓,所以要求祭品齐备,不要求硕大。因此先王的祭祀,用一颗纯洁的心、玉和帛二精、牛羊猪三牲、四季所生谷物、五种色彩、六种音律、七件大事、金石等八音、九州的助祭、从干支十日和十二时辰中选择吉日良辰请神来享祭,百姓、千品、万官、亿类、万兆民众以全部收入来奉献神灵,用光明的德行来昭示孝敬,演奏和谐的乐声给神听,遍告神灵都来到,都来享受吉庆。用毛表示颜色,用血表明是刚杀的牲畜,拔毛取血来奉献完备的祭品,以向神表明诚心,为的是显示严肃恭敬。敬神不能太久,民力承受不了,所以幼牲稍微长成就赶快奉献给神。”
王曰:“刍豢几何?”对曰:“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王曰:“祀不可以已乎?”对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久而不振,生乃不殖。其用不从,其生不殖,不可以封。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诸侯舍日,卿、大夫舍月,士、庶人舍时。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人不过其祖。日月会于龙(豕尨),土气含收,天明昌作,百嘉备舍,群神频行。国于是乎蒸尝,家于是乎尝祀,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敬其粢盛,洁其粪除,慎其采服,禋其酒醴,帅其子姓,从其时享,虔其宗祝,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于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暱,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天子亲舂禘郊之盛,王后亲缲其服,自公以下至于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于神!民所以摄固者也,若之何其舍之也!”
昭王说:“祭祀的牲畜要豢养多长时间?”观射父回答说:“大的不过三个月,小的不过十天。”昭王说:“祭祀不可以废除吗?”观射父回答说:“祭祀是用来宣扬孝道、繁育人口、安抚国家、安定百姓的,不可以废除。人民放纵就会堕落,堕落就会停滞不前,停滞久了就振作不起来,万物就不会繁殖生长。不服从上面的命令,又不能使万物繁殖生长,就没有可以授予的封地。因此古时候先王有每天的祭祀、每月的祭祀、四季的祭祀和每年的祭祀。诸侯舍去每天的祭祀,卿和大夫舍去每月的祭祀,士和百姓舍去四季 的祭祀。天子普遍祭祀群神万物,诸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以及他们封国的山川,卿和大夫祭祀礼仪规定的五祀和祖先,士和百姓只祭祀自己的祖先。日月交会在苍龙七宿的尾宿时,地气收敛,天气晴爽,各种作物都收回家储藏,群神都频频活动。国这时举行秋祭和冬祭,家这时也举行秋祭和冬祭,百姓之家的夫妇们选择良辰,供奉祭牲,敬献黍稷,打扫清洁,郑重穿好祭服,滤清甜酒,率领自己的子弟和同族,举行四季的祭祀,主祭的宗祝虔诚地念着祝福的祭辞,来隆重祭祀他们的祖先,恭恭敬敬,济济一堂,如同神灵降临。这时会合了在各处的亲朋好友和亲属,兄弟、亲戚相互亲近,于是消除了各种纠纷,去除了怨恨邪恶,大家和谐友好,团结亲近,上下安定,来发展巩固自己的族姓。君上用祭祀来教育百姓虔诚,下民用祭祀显示事奉长上。天子祭天的事,一定要亲自射杀牲畜,王后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的黍稷;诸侯祭祀宗庙的事,一定要亲自射牛、宰羊、杀猪,夫人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的黍稷。更何况是在他们之下的人,谁敢不小心畏慎,来事奉百神呢!天子亲自舂好祭天用的黍稷。王后亲自缫丝做成祭服,自公卿以下直到百姓,谁敢不严肃恭敬地为神出力呢!民众依靠祭祀来维持巩固,怎么能废除祭祀呢?”
王曰:“所谓一纯、二精、七事者,何也?”对曰:“圣王正端冕,以其不违心,帅其群臣精物以临监享祀,无有苛慝于神者,谓之一纯。玉、帛为二精。天、地、民及四时之务为七事。”王曰:“三事者,何也?”对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王曰:“所谓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畡数者,何也?”对曰:“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姓有彻品,十于王谓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官有十丑,为亿丑。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王取经入焉,以食万官。”
昭王说:“所说的一纯、二精、七事,指的是什么?”观射父回答说:“圣明的君王要端庄地穿戴朝服大冠,用他专注不二的心,率领群臣用精致的物品来监临祭祀,对神没有一点不正当的念头,这称为一纯。玉和帛称为二精。天、地、民和四季的事务称为七事。”昭王说:“三事是什么?”观射父回答说:“上天的事刚健威武,大地的事柔顺温文,百姓的事忠诚有信。”昭王说:“所说的百姓、千品,万官、亿类和兆民经入畡数,指的是什么?”观射父说:“民众呈上名字做官的有上百。王公贵族的子弟本质好能恪于职守而呈上名字做官的,根据功劳职事赐给姓氏,让他们监守自己的官职,这叫做百姓。有姓氏的百官有众多僚属,十倍于王者的百官,叫做千品。管理天、地、神、民、物五事的官,陪属有上万,叫做万官。万官有十类,就是亿类。天子管辖的土地有九州,来养活万兆民众,君王收取经常的赋税,来养活万官。”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