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武职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是文人中最著名的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是武将中的多奇智的人。
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
范仲淹能文能武,胸中有数万甲兵;项羽渡江作战时,带过来八千江东子弟。
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
孙膑和吴起,用兵的谋略值得人们夸赞;穰苴和尉缭,用兵的计谋难以猜测。
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
姜太公曾经写过《六韬》,黄石公曾经写过《三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韩信领兵打仗,兵越多越好,没有限制;毛遂助平原君说服楚王后,讽刺同去的其他人碌碌无奇。
大将曰干城,武士曰武弁。
大将保卫国家叫“干城”,武士头戴武冠,称作“武弁”。
都督称为大镇国,总兵称为大总戎。
都督又可以称作“大镇国”,总兵又可以称作“大总戎”。
都阃即是都司,参戎即是参将。
“都阃”即是都司的别称,“参戎”即是参将的别称。
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称。
统领千户的将领叫做“户侯”,统领百户的长官叫做“百宰”。
以车为户曰辕门,显揭战功曰露布。
用相向的车辕交接成半圆形的门称作“辕门”,展示战功的捷报称作“露布”。
下杀上谓之弑,上伐下谓之征。
臣下刺杀君王,就叫做“弑”;君王讨伐臣下,就叫做“征”。
交锋为对垒,求和曰求成。
交锋又叫“对垒”,求和又叫“求成”。
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
打了胜仗归来,就叫“凯旋”;打了败仗逃走,就叫“奔北”。
为君泄恨曰敌忾;为国救难曰勤王。
替君王抵抗所愤恨的敌人,叫“敌忾”;救社稷于危难之中,叫“勤王”。
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胆破心寒”,是形容敌人惊恐畏惧的样子;“风声鹤唳”,是形容士卒溃败逃跑时疑神疑鬼的样子。
汉冯异当论功,独立大树下,不夸己绩;汉文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行。
东汉的冯异在别的将领论功时,总是独自站在大树下,不夸耀自己的战绩;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兵时,细柳营军纪严明,他只好牵着马的缰绳慢慢前行。
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遂自荐才奇,处囊便当脱颖。
苻坚自夸兵多将广,把马鞭投入长江就可以让江水断流;毛遂推荐自己有过人的才能,像锥子一样处在布袋中,锥尖一定会露出来。
羞与哙等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对与樊哙等人为伍感到羞耻;项羽兵败之后,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以不肯渡过乌江。
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
韩信曾经受过胯下之辱,张良曾经谦恭有礼地给黄石公拾起鞋子并帮他穿上。
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卫青曾经做过牧猪的奴隶,樊哙曾经以屠狗为业。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
君王选拔人才不要太苛求,不要因为两个鸡蛋的小事而放弃能护卫国家的大将;君王任用人才要像木匠使用木头一样,不要因为一丁点的腐烂就放弃栋梁之材。
总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总之,一个人想做君子的话,要能做大事,也能做小事;一个人想做大丈夫的话,一定要做到能屈能伸。
自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
自古以来的英雄才俊真是数不胜数,要想详细知道作战的谋略,必须熟读《武经七书》。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