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载
卷一
建中四祀,先是,襄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梁崇义自阻兵不朝二十年矣。上在 春宫,情深愤惋,及登宝位,有诛四凶之志焉,诏剑南节度检校工部尚书张延赏、 东川节度御史大夫王邕、梁洋节度御史大夫贾耽、江陵节度检校工部尚书张伯仪、淮扬节度司徒陈少游、淮宁节度同平章事汉南汉北招讨使李希烈,充都统诸军平 襄大总管。王命颁行,分路齐进,兽奋龙骧,谋臣盈幕,武族云萃,旗鼓才施, 凶徒瓦解。乘胜逐北,如巨海之沃荧光;汉水浮尸,,似秋风之吹落叶。崇义之首悬于朝矣。世祖昆阳,谢安淝水,各一时也。《诗》云: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斯之谓矣。
都统李希烈自谓有克敌之功名,居然有都襄之志。有诏勒归本镇,然生不 譓之心,乃劫其郡,席卷而归淮宁。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扫 地而尽。昔太武瓜步,回师六州,无鸡犬之响;游子望舍,不识旧庐。元凶之拔襄阳,甚于斯酷。遂纵师陷我汝州,河南尹郑叔则表奏之。上命工商尚书兼右仆 射哥舒曜,总禁兵五万而讨之。师谋士锐,所向莫敢有争衡者,长驱筑垒于襄城 县焉。
时国家多故,河北幽冀,猥毛蜂起;三辅两畿,征兵日继。皇赫斯怒,爰整 其族。诏河阳节度御史大夫李芃、太原节度检校工部尚书马燧、泽潞节度检校工 部尚书李抱真、朔方节度太子少师李怀光、神策制将御史大夫异姓王李公晟、华原镇遏使御史大夫赵令珍,分路长驱,深入贼境。虽王师频胜,而寇亦未衰;胜 负相参,杀伤万计。时军用既多,不遑远略。户部侍郎赵赞上封事,请税三辅、 两畿居宇间架,及取两市富商大贾,于西明、慈恩二寺置院检纳。,贪吏深文,怨及社稷。太史奏曰:窑门出天子。有诏去城七里内诸窑尽废之。及泚称 兵,乃是泾原节度姚令言为谋主也。
时哥舒曜孤军无援,粮储不继。贼得其便,重围数周,甲士日惟半菽,马淘 墙皮而刍焉。潜表请济师。诏神策制将行营兵马使御史大夫刘德信、御史大夫高 秉哲,各马步共一十万,来救襄城。敕大梁节度司徒李公勉发师,犄角而攻之。军书往来,同会于汝州之薛店。军令不严,为伏兵所败,三将之师望旗大溃,戎 器委数百里,铁马一万蹄没焉。洛阳士庶惶骇,北走河阳,西奔崤黾,东都尹郑 叔则入保西苑。唐汉臣奔于大梁,高秉哲、刘德信收离集散,,驻军于汝州。
诏泾原节度姚令言赴援,总师五千,东至浐水。时京兆尹王翃属吏置顿,牛 酒俭薄,将士色厉,遂传箭而回。十月三日巳时也。令言尚在紫宸殿,授以枢密,并赐赍金帛。时御史壶左巡奏云:泾原士马, 违命回戈。令言星驰至长乐坂,逢之。有引弓射令言者,遂拥令言而回。上又 使使劳问,贼已列方阵于通化门,门卫欲拒使者,强之而未及。宣旨言加不顺。上又诏普王及诸王侍书等宣尉劳之,许以重赏。又载金银帛绣等二十余车,普王 才出禁城门,,贼已至于丹凤门。诏召六军,久无至者。
时关东、河北频战不利,屡发禁兵相次东征,警卫遂虚。上乃出白苑北门, 六军羽卫才数十骑。或曰:朱泚是失意之臣,恐怀侥幸,不如遣十骑捕之,使陪銮辂。若脱于泉,为害滋甚。不然,以卒诛之。养兽招祸,立可俟矣。上与 储官经略不遑,而贼已犯禁门,遂以普王为先驱,皇太子为殿,韦淑妃、唐安公主、亲王、贵妃等一百余人,策骑而去。
乘舆次于咸阳,咸阳令李衡俯集其妻亲 奉御膳。上命贵妃以下接以恩礼,传食而过,神策军使御史大夫白志贞等十数人 扈従,门下侍郎平章事卢杞、中书侍郎平章事关播、御史中丞刘従一、户部侍郎赵赞、右领军使御史大夫令狐建、京兆尹王翃、驾部郎中郭雄、翰林学士陆贽、 吴通微等,悉于咸阳而及焉。郭曙与家仆数十人于苑中猎射,闻跸,伏谒道左。上宣劳之,志愿翊従,上 従之。驸马郭暧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绝经年。及此,,暧驰往觅得公主, 策骑俱赴行在。三日夜四更,至骆驿,奔及乘舆。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