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韩一·魏之围邯郸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晃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说以言于王,王大说之。
魏国围困了赵国邯郸,申不害开始想让其中一方同韩王联合,可是又不知韩王是怎么想的,担心说的话不一定符合韩王心意。韩王问申不害说:“我可以同哪个国家联合?”申不害回答说:“这是社稷安危的关键,国家的大事,臣下请求深思苦想一下。”于是暗中对赵卓、韩晁说:“您们都是国家的辩才,激人臣子的,进谏的话怎么可能一定被采用,不过是尽忠罢了。”惫摹、韩晁两人分别扭对待赵、魏之战的态度进谏给韩王,申不害暗中察看韩王赞赏哪种主张,再把这种主张进谏给韩王,韩王非常高兴。
- 推荐作品:
- 集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