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魏三·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魏使人谓淳于髡曰:“齐欲伐魏,能解魏患,唯先生也。敝邑有宝璧二双,文马二驷,请致之先生。”淳于髡曰:“诺。”入说齐王曰:“楚,齐之仇敌也;魏,齐之与国也。夫伐与国,使仇敌制其余敝,名丑而实危,为王弗取也。”齐王曰:“善。”乃不伐魏。
齐国想要攻打魏国,魏国就派人游说齐国大臣淳于髡:“齐国想要攻打魏国,能解除魏国祸患的,只有先生您一个人了。敝国有宝璧二双,两辆四马拉的纹彩马车,请让我送给先生。”淳于髡说:“好吧。”于是进宫劝说齐王道:“楚国是齐国的仇敌,魏国是齐国的盟国。现在要攻打盟国,却让仇敌乘机来进攻我国作战后疲惫的军队,这样做,名声不好还会招来危险,我认为大王不该这样做。”齐王说:“好。”于是就取消了攻打魏国的计划。
客谓齐王曰:“淳于髡言不伐魏者,受魏之璧、马也。”王以谓淳于髡曰:“闻先生受魏之璧、马,有诸?”曰:“有之。”“然则先生之为寡人计之何如?”淳于髡曰;“伐魏之事不便,魏虽刺髡,于王何益?若诚不便,魏虽封髡,于王何损?且夫王无伐与国之诽,魏无见亡之危,百姓无被兵之患,髡有璧、马之宝,于王何伤乎?”
有人对齐王说:“淳于髡劝您不要攻打魏国,原因在于他接受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啊。”齐王即刻问淳于髡说:“听说先生接受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有这事吗?”淳地髡说:“有这事。”齐王说:“既然这样,那么先生为我所出的主意怎么样呢?”淳于髡说:“如果攻打魏国有利于齐国,魏国就是杀死我,对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知道攻打魏国确实对齐国没有好处,魏国即使封赏了我,对大王又有什么损失呢?而且不攻打魏国,大王就没有攻打盟国的坏名声攻,魏国也没有被灭亡的危险,百姓更不会遭受战乱忧患,我得了玉璧和宝马,对于大王又有什么损伤呢?”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