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赵四·五国伐秦无功
五国伐秦无功,罢于成皋。赵欲构于秦,楚与魏、韩将应之,秦弗欲。苏代谓齐王曰:“臣以为足下见奉阳君矣。臣谓奉阳君曰:‘天下散而事秦,秦必据宋。魏冉必妒君之有阴也。秦王贪,魏冉妒,则阴不可得已矣。君无构,齐必攻宋。齐攻宋,则楚必攻宋,魏必攻宋,燕、赵助之。五国据宋,不至一二月,阴必得矣。得阴而构,秦虽有变,则君无患矣。若不得已而必构,则愿五国复坚约。愿得赵,足下雄飞,与韩氏大吏东免,齐王必无召呡也。使臣守约,若与有倍约者,以四国攻之。无倍约者,而秦侵约,五国复坚而宾之。今韩、魏与齐相疑也,若复不坚约而讲,臣恐与国之大乱也。齐、秦非复合也,必有踦重者矣。后合与踦重者,皆非赵之利也。且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秦制天下,将何以天下为?臣愿君之蚤计也。
赵、魏、韩、燕、齐五国联合攻打秦国,没有成功,罢兵休战,军队驻扎在成皋。赵国想和秦国讲和,楚、魏、韩三国打算跟从,但齐国不愿这样做。苏秦对齐王说:“我已经为您会见了奉阳君李兑了。我对奉阳君说:‘各诸侯国解散合纵联盟而去侍奉秦国,秦国一定会占据宋国。魏冉必然会妒忌您得到了陶邑。秦王贪婪,魏冉妒忌,因此您不可能得到陶邑了。如果您不和秦国和解的话,齐国必然要进攻宋国。齐国一旦进攻宋国,楚、魏两国也必然会进攻宋国,燕、赵两国出兵帮助它。五国军队联合起来进攻宋国,用不了一两个月,一定会攻下陶邑。攻取了陶邑之后,就和秦国和解,秦国即使有什么变故,那么您也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和秦国和解的话,那么就希望五国能够坚守约定。希望能由赵国和您来担任联盟的领袖,和韩国的重臣勉励齐王,齐国就必然无所召回。您就让我来监守执行盟约,如果盟国中有违背盟约的,就让其他四个国家攻打它。如果五国没有违背盟约,而是秦国侵略同盟的国家,五国就坚守盟约,共同来抵抗秦国。如今韩、魏两国和齐国互相猜疑,如果五国不坚守盟约,而与秦国讲和的话,我恐怕盟国之间会发生大乱。齐秦两国如果重新联合起来,那么各诸侯国要么倚重秦国,要么倚重齐国,无论怎样,都对赵国不利。而且诸侯国解散了合纵联盟去侍奉秦国,那么秦国就能控制天下。秦国一旦控制了天下,那么还有什么各诸侯国呢?我请您尽早考虑这件事。
“天下争秦有六举,皆不利赵矣。天下争秦,秦王受负海内之国,合负亲之交,以据中国,而求利于三晋,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不利于赵,而君终不得阴,一矣。
各诸侯国都争着来侍奉秦国,一共有六种可能的方案,都对赵国极为不利。诸侯竞相侍奉秦国,秦国会与齐国结盟,再与以前背叛连横的诸侯国恢复交往,这就控制了中原地区,那么就会向赵、魏、韩三国索取利益,这是秦国采取的第一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会对赵国不利,您也最终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一。
“天下争秦,秦王内韩珉于齐,内成阳君于韩,相魏怀于魏,复合衍交两王,王贲、韩他之曹,皆起而行事,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也,不利于赵,而君又不得阴,二矣。
天下诸侯竞相侍奉秦国,秦王就会让韩珉去齐国做大臣,让成阳君到韩国做大臣,让魏怀去魏国做国相,恢复与赵、燕两国的连横阵线。同时,像王贲、韩他等人都再度被起用,执掌大权,这是秦国采取的第二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对赵国不利,而您还是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二。
“天下争秦,秦王受齐受赵,三强三亲,以据魏而求安邑,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齐、赵应之,魏不待伐,抱安邑而信秦,秦得安邑之饶,魏为上交,韩必入朝秦,过赵已安邑矣,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不利于赵,而君必不得阴,三矣。
各国诸侯竞相侍奉秦国,秦王接受齐国和赵国,三个强国结成同盟以后,就会控制魏国,索取安邑,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齐赵两国都会响应,魏国等不到秦军进攻就会献出安邑来争取秦国的谅解。秦国取得安邑这样富饶的地方,又和魏国交好,那么韩国必然也要倒向秦国,秦国就会拿魏国献出安邑为借口,要求赵国也割让土地。秦国这样做,会对赵国不利,而您一定不会得到陶邑了,这是其三。
“天下争秦,秦坚燕、赵之交,以伐齐收楚,与韩呡而攻魏,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而燕、赵应之。燕、赵伐齐,兵始用,秦因收楚而攻魏,不一二月,魏必破矣。秦举安邑而塞女戟,韩之太原绝,下轵道、南阳、高,伐魏,绝韩,包二周,即赵自消烁①矣。国燥②于秦,兵分于齐,非赵之利也。而君终身不得阴,四矣。
天下诸侯竞相侍奉秦国,秦国就加强与燕赵两国的外交关系,并联合楚国进攻齐国,联合韩国进攻魏国,这是秦国的又一举措。秦国实行这个方案,燕国和赵国响应。燕赵两国去进攻齐国,战争刚一开始,秦国就会趁机联合楚国进攻魏国,不到一两个月,魏国肯定会破亡。秦国占领安邑,堵塞女戟,韩国在太行的地盘就会孤悬于外。秦军经轵道、南阳去进攻魏国,断绝韩国的后路,包抄东周和西周,那么赵国就自然而然也被削弱了。国家被秦国削弱,军队又去进攻齐国,这对赵国不利,而您终身也得不到陶邑,这是其四。
“天下争秦,秦坚三晋之交攻齐,国破财屈,而兵东分于齐,秦按兵攻魏,取安邑,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也,君按救魏,是以攻齐之已弊,救与秦争战也;君不救也,韩、魏焉免西合?国在谋之中,而君有终身不得阴,五矣。
“各诸侯国竞相侍奉秦国,秦王就会接受齐国和赵国,三个强国结成同盟国,来控制魏国,索要安邑,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秦国如果实行这个方案,齐、赵两国都会跟从,魏国不会等到秦军来进攻,就会献出安邑来和秦国和解。秦国取得安邑这样富饶的地方,和魏国的关系得到改善,那么韩国必然也会向秦国朝贡,秦国就会以魏国已经献出安邑为借口,要求赵国也割让土地。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秦国这样做,会对赵国不利,您最终也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三。
“天下争秦,秦按为义,存亡继绝,固危扶弱,定无罪之君,必起中山与胜焉。秦起中山与胜,而赵、宋同命,何暇言陶?六矣。故曰君必无讲,则阴必得矣。奉阳君曰:‘善。’乃绝和于秦,而收齐、魏以成取阴。”
各诸侯国争相侍奉秦国,秦国就会加强和燕、赵两国的交往,来联合楚国进攻齐国,联合韩国进攻魏国,这是秦国的又一个举措。秦国如果实行这个方案,燕国和赵国跟从。燕赵两国去进攻齐国,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秦国就会趁机联合楚国进攻魏国,出不了一两个月,魏国必定会被灭掉。秦国占领安邑,阻塞女戟,韩国的太原就会暴露在外面。秦军经轵道、南阳、高,进攻魏国,断绝韩国的退路,包围东周和西周,那么赵国就自然也被削弱了。国家被秦国威胁,军队又被拉去攻打齐国,这对赵国不利,您也最终得不到陶邑,这是其四。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