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东周·谓薛公
谓薛公曰:“周最于齐王也而逐之,听祝弗,相吕礼者,欲取秦。秦、齐合,弗与礼重矣。有周齐,秦必轻君。君弗如急北兵趋赵取秦、魏,收周最以为后行,且反齐王之信,又禁天下之率。齐无秦,天下果,弗必走,齐王谁与为其国?”
有人对薛公田文说:“对齐王来说周可谓功不可没,结果却遭到驱逐,这是因为听信了祝弗而用了吕礼当相国的缘故,在这两个人的怂恿下,一味想争取秦国的援助。一旦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祝弗和吕礼就会受到重用。吕礼有了周室和齐国的支持,秦国一定会轻视怠慢您。您不如赶紧向北进军,促成赵国与秦、魏两国的议和,再任用周最来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样做不但可以挽回齐王的信誉,还能制止天下政治情势的变化。一旦齐国失去秦国的援助,天下诸侯的矛头都将对准齐国,祝弗必定逃跑,齐王又能用谁来治理他的国家呢?”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子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