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赵四·冯忌请见赵王
冯忌请见赵王,行人见之。冯忌接手免首,欲言而不敢。王问其故,对曰:“客有见人于服子者,已而请其罪。服子曰:‘公之客独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谈语不称师,是倍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阴移而授天下传。伊尹负鼎俎而干汤,姓名未著而受三公。使夫交浅者不可以深谈,则天下不传,而三公不得也。”赵王曰:“甚善。”冯忌曰:“今外臣交浅而欲深谈,可乎?”王曰:“请奉教。”于是冯忌乃谈。
冯忌请求拜见赵王,掌管外交事务的官员让他拜见了赵王。冯忌拱手低头,想要说话而不敢。赵王问他是什么原因。冯忌回答说:“有个客人向宓子推荐一个人,不久他问宓子这人有什么过错。宓子说:‘您的客人有三条过错,看着我笑,这是轻视我;谈话不称我为老师,这是背叛我;交情浅而言语深,这是在迷惑我。’客人说:‘不是这样。看着人笑,这是和蔼;言谈不称呼老师,因为老师是平常的称呼;交情浅而言语深,这是忠诚。从前尧在草茅之中会见舜,在田野设席坐在桑树的阴凉下:树阴移动舜接受了尧禅让的天下。伊尹背着鼎俎谒见商汤,姓名还不清楚就接受了三公的职位。如果交情浅就不可以深谈,那么天下就无法禅让,并且三公的职位也不可能得到。”赵王说:“太好了。”冯忌说:“如今外来的臣子交情浅而想深谈,可以吗?”赵王说:“请您多多教导。”于是冯忌才谈了自己的意见。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