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楚一·楚王问于范环
楚王问于范环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知之。”王曰:“吾相甘茂可乎?”范环对曰:“不可。”王曰:“何也?”曰:“夫史举,上蔡之监门也。大不如事君,小不如处室,以苛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好谮,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贤相也,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今王以用之于越矣,而忘之于秦,臣以为王钜速忘矣。王若欲置相于秦乎?若公孙郝者可。夫公孙郝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被王衣以听事,真大王之相已。王相之,楚国之大利也。”
楚怀王问范环说:“寡人想在秦国安排一个相国,你看谁可以胜任?”范环说:“臣不知道。”楚怀王说:“我安排甘茂去做相国可以吗?”范环回答说:“不可以。”楚怀王间:“为什么?”范环说:“史举原来是上蔡的看门人。往大说他不知道如何事奉君王,往小说他不知道怎样处理好家务事,以过于廉洁闻名于世,甘茂事奉他却十分顺从。所以,像惠王那样的贤明,武王那样明察,张仪那样喜欢说别人坏话,让甘茂去事奉他们,就算获得十个官职也不是罪过,甘茂的确是有能力,但是却不可以让他去做秦国的相国。秦国有贤能的相国,对楚国没有好处。再说大王曾经派召滑到越国为相,接收了句章,引出了唐昧之难,但因越国内乱,所以楚国扔能向南收管濑湖而以江东为郡。大王的功业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程度,是因为越国内乱而楚国得到了治理。如今大王对越国已经用过这种策略,还想对秦国使用,臣下认为大王太健忘了。大王果真想在秦国安排相国吗?像公孙郝那样的人就可以。公孙郝和秦王的关系很亲密。年少时他与秦王同穿一件衣服,长大以后与秦王同坐一辆车,披着秦王的衣服处理公事,他可真是大王应该派去做相国的人选了。如果他去做相国,对楚国来说非常有利。”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