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齐一·南梁之难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 :“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而朝田侯。
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谋划说:“早救援韩国,与晚救援韩国,哪种作法对我们有利?”张丐回答说,“如果晚救韩国,韩国必将会投靠魏国,不如及早救援他们。”田臣思说:“不行。韩、魏两国的军队还没打得精疲力尽,我们出兵救援韩国,我们就会代替韩国承受魏军的进攻,反而会使我们受韩国的控制。再说魏国有击破韩国之心,韩国看见自己将要灭亡,必定跑到东边来向齐国求救。我们趁机暗中与韩国结盟,晚些时候迎战魏国的疲弊军队,齐国就可以举足轻重,利益可以得到手,名声可以尊显了。”齐威王说:“好。”于是就秘密和韩国使臣结为友好,让他返国。韩国自己认为有齐国的援助,和魏国五战而五不胜,就求诉于齐国。齐国于是派兵攻打魏国,在马陵把魏军打得大败。魏军被打败,韩国被削弱,韩国、魏国的国君只好通过田婴共同面向北朝拜齐威王。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