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秦三·应侯谓昭王
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有神丛与?恒思有悍少年,请与丛博,曰:‘吾胜丛,丛籍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左手为丛投,右手自为投,胜丛,丛籍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五日而丛枯,七日而丛亡。今国者,王之丛;势者,王之神。籍人以此,得无危乎?臣未尝闻指大于臂,臂大于股,若有此,则病必甚矣。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百人诚舆瓢,瓢必裂。今秦国,华阳用之,穰侯用之,太后用之,王亦用之。不称瓢为器,则已;已称瓢为器,国必裂矣。臣闻之也:‘木实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伤其心。都大者危其国,臣强者危其主。’且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国无事,则已;国有事,臣必闻见王独立于庭也。臣窃为王恐,恐万世之后有国者,非王子孙也。
应侯对秦昭王说:“您也听说过在恒思那个地方的丛林中有一座神祠吗?恒思有一个凶顽的少年要求与祠主掷骰子,他说:‘我如果胜了你,你就要把神位借给我三天;如果不能胜你,你可以置我于困境。’于是,他用左手替祠主掷骰子,用右手为自己投骰子,最后他取胜了,祠主借给了他丛祠的神位。三天之后,神柯派人取神位,竟没有取回去。五天之后,这片树林全开始干枯,七目之后,这片树林全死了。现在可以说,国家就好比是大王的丛林;权势就好比是大王的神位。如果把这些东西借给别人:能没有危险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手指比胳膊粗的,更没有听说过胳膊比大腿粗的:若是有这种事,那一定是病得太严重了。假使真的一百个人驮着瓢跑,那么瓢非摔碎不可。现在的秦国,华阳君掌政,穰侯掌政,太后掌政,大王也掌政。不把国家比做盛水的瓢也就算了;如果把国家比做盛水的瓢,那么国家也必然会因分五裂的了。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果实累累的树,树枝必定要折断,树枝一折断,树心必定受到损伤。都城大的诸侯就将危及他的国家,权势过强的臣子必将危及他的君主。’秦国城邑中从一斗俸禄的小官吏以上,一直到军尉、内史以及大王左右的近臣。有哪个不是穰侯灼亲信呢?国家没有什么战乱,还没有什么,国家万一有什么战乱发生,我一定能看到大王在朝廷上受到孤立。我私下里替大王害怕,唯恐万世之后掌握国家大权的不是大王的子孙了。
“臣闻古之善为政也,其威内扶,其辅外布,四治政不乱不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竟内之利,分移华阳。古之所谓危主灭国之道,必从此起。三贵竭国以自安,然则令何得从王出,权何得毋分,是我王果处三分之一也。”
“我听说古代那些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他的威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亲信遍布全国各处,政治安定,没有祸乱没有叛逆,使臣们按政策办事,不敢为非作歹。观在太卮的使臣分裂各地诸侯,虎符流布天下,操纵大国的权利,征聚强壮的兵士,诛伐诸侯。每至战胜攻取,财物全部归到陶地,国家财物搜刮干净就都送往太后的私室,境内的资产,也全部运往华阳。古人所说‘使君主危险让国家走向灭亡之路’必将从这里开始。太后、穰侯、华阳君这三个显贵刮取国家财富求得自己的安乐。既然这样,那么国家的政令怎么能从大王这里发出,权利也会分散,这确实使大王处在三贵包围一王的地位了。”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