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卷十三
◎宪宗一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叫朱见深,英宗长子。母贵妃周氏。宪宗最初名叫朱见浚。英宗被扣留于瓦剌,皇太后令立他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复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也。母贵妃周氏。初名见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
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死。二十二日,即皇帝位。以第二年为成化元年,大加赦免。免次年田租三分之一。浙江、江西、福建、陕西、临清镇守内外官,各边镇守内官,正统年间没有的一律全部罢除。下番使者、给事官校全部召回京师。二月十七日,开始大批授与亲信官职。三月初一日,尊皇后为慈懿皇太后,贵妃周氏为皇太后。五日,释放宫人。十三日,捣毁锦衣卫新设监狱。十七日,赏赐彭教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二十日,诏内阁九卿考核天下各方面官吏。二十五日,又设团营。
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乙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免明年田租三之一。浙江、江西、福建、陕西、临清镇守内外官,诸边镇守内官,正统间所无者悉罢之。下番使者、缉事官校皆召还。二月庚子,始以内批授官。三月甲寅朔,尊皇后为慈懿皇太后,贵妃周氏为皇太后。戊午,放宫人。丙寅,毁锦衣卫新狱。庚午,赐彭教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癸酉,诏内阁九卿考核天下方面官。戊寅,复立团营。
四月初一日,应当出现日食,但没出现。五月五日,刮大风下大雨降大冰雹。命群臣修身反省。八日,葬睿皇帝于裕陵。
夏四月癸未朔,日当食,不见。五月丁巳,大风雨雹,敕群臣修省。庚申,葬睿皇帝于裕陵。
七月二十一日,立吴氏为皇后。八月二日,听群臣讲经论史。三日,命儒臣白天讲授。二十二日,废皇后吴氏,下太监牛玉于狱。
秋七月壬申,立吴氏为皇后。八月癸未,御经筵。甲申,命儒臣日讲。癸卯,废皇后吴氏。下太监牛玉于狱。
十月十二日,立王氏为皇后。二十四日,定武备选举之法。十二月二十五日,减免京师官员杂犯罪行。
冬十月壬辰,立王氏为皇后。甲辰,立武举法。十二月甲辰,免京官杂犯罪。
这年,两畿、川、广、荆、襄盗贼大起,道路被阻塞。安南、乌斯藏入朝进贡。
是年,两畿、川、广、荆、襄盗贼大起。道路不通。安南、乌斯藏入贡。
成化元年(1465)正月初七日,祭祀太庙。十一日,在京城南郊大祭天地。十六日,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充任总兵官,佥都御史韩雍参与治理军务,征讨广西叛乱瑶民。二月十三日,祭祀社稷。十七日,耕种謖田。三月三日,四川山都掌蛮叛乱。十日,隆重祭奠先师孔子。
成化元年春正月乙卯,享太庙。己未,大祀天地于南郊。甲子,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佥都御史韩雍赞理军务,讨广西叛瑶。二月戊子,祭社稷。甲午,耕耤田。三月庚戌,四川山都掌蛮乱。丁巳,释奠于先师孔子。
五月十五日,下大雨、冰雹。十六日,避开正殿减少饭食,命群臣修身反省。
夏五月辛酉,大雨雹。壬戌,避正殿减膳,敕群臣修省。
七月四日,免天下军卫屯田粮食十分之三。十九日,赈救两畿、浙江、河南饥荒。八月二日,工部侍郎沈义、佥都御史吴琛赈救安抚两畿饥民。六日,掩埋外露尸骨。十五日,毛里孩侵犯延绥,总兵官房能击败。
秋七月己酉,免天下军卫屯粮十之三。甲子,振两畿、浙江、河南饥。八月丁丑,工部侍郎沈义、佥都御史吴琛振抚两畿饥民。辛巳,瘗暴骸。庚寅,毛里孩犯延绥,总兵官房能败之。
十二月三十日,抚宁伯朱永为靖虏将军,出任总兵官,太监唐慎监督军队,工部尚书白圭领导军务,征讨荆、襄盗贼。当月,韩雍大败大藤峡瑶民。改大藤峡叫“断藤峡”。
冬十二月癸卯,抚宁伯朱永为靖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唐慎监军,工部尚书白圭提督军务,讨荆、襄贼。是月,韩雍大破大藤峡瑶,改名峡曰“断藤”。
当年,琉球、哈密、爪哇、乌斯藏入朝进贡。
是年,琉球、哈密、爪哇、乌斯藏入贡。
成化二年(1466)正月五日,罢免团营。十二日,大祭天地于京城南郊。十八日,英宗神牌附祭于太庙。二月十一日,礼部侍郎邹干巡视畿内饥民。三月三日,赐罗伦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八日,李贤之父死,请求离辞服满丧期,不许。十四日,朱永在南漳大破荆襄贼刘通。闰三月二日,赈救南畿饥荒。二十四日,朱永擒获刘通,其党徒石龙逃跑,转而攻掠四川。
二年春正月戊申,罢团营。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辛酉,英宗神主祔太庙。二月癸未,礼部侍郎邹干巡视畿内饥民。三月甲辰,赐罗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己酉,李贤父卒,乞终制,不许。乙卯,朱永大破荆、襄贼刘通于南漳。闰月癸,振南畿饥。乙未,朱永击擒刘通,其党石龙遁,转掠四川。
五月三日,修撰罗伦因谈论不让李贤辞官守孝被贬官为福建市舶司提举。九日,禁止侵占古帝王、忠臣、烈士、名贤陵墓。六月五日,赵辅回师。六日,免当年天下屯田粮食十分之三。十三日,杨信任平虏将军,充任总兵官,太监裴当监督军务,在延绥抵御来犯之敌。
夏五月癸酉,修撰罗伦以论李贤起复谪福建市舶司提举。己卯,禁侵损古帝王、忠臣、烈士、名贤陵墓。六月甲辰,赵辅师还。乙巳,免今年天下屯粮十之三。壬子,杨信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裴当监督军务,御寇延绥。
七月十二日,封其弟朱见治为沂王,朱见沛为徽王。二十九日,毛里孩侵犯固原。八月十八日,侵犯宁夏,都指挥焦政战死。二十八日,告谕准许祭祀于谦,复于谦之子于冕官职。
秋七月辛巳,封弟见治为忻王,见沛徽王。戊戌,毛里孩犯固原。八月丁巳,犯宁夏,都指挥焦政战死。丁卯,谕祭于谦,复其子冕官。
十月九日,朱永击败荆襄贼,擒获石龙,荆、襄贼始平,进升朱永爵位为侯。十二月十七日,李贤死。十九日,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入值文渊阁参与机要事务。本月,断藤峡瑶贼又起。
冬十月丁未,朱永击擒石龙,贼平,进永爵为侯。十二月甲寅,李贤卒。丙辰,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入阁预机务。是月,断藤峡贼复起。
当年,哈密、琉球、安南、乌斯藏、瓦剌入朝进贡。
是年,哈密、琉球、安南、乌斯藏、瓦剌入贡。
成化三年(1467)正月十二日,大祭天地于京城南郊。二十九日,抚宁侯朱永为平湖将军,充任总兵官,会同杨信征讨毛里孩。二月初一日,有日食。二十一日,湖广总兵官李震攻破靖州苗民。三月三日,召商辂为兵部侍郎,恢复其进入文渊阁。四日,毛里孩侵犯大同。十六日,又开浙江、福建、四川、云南银场。用内臣管领。
三年春正月己卯,大祀天地于南郊。丙申,抚宁侯朱永为平胡将军,充总兵官,会杨信讨毛里孩。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丁巳,湖广总兵官李震讨破靖州苗。三月戊辰,召商辂为兵部侍郎,复入阁。己巳,毛里孩犯大同。辛巳,复开浙江、福建、四川、云南银场,以内臣领之。
四月,四川多次发生地震。从去年六月直到今年四月。十日,审查囚犯。十八日,再设团营。六月十五日,雷电震动南京午门,命群臣修身反省。二十八日,襄城伯李瑾为征夷将军,充任总兵官,兵部尚书程信提督军务,太监刘恒监领军队,征讨山都掌蛮。
夏四月,四川地屡震,自去年六月至于是月。乙巳,录囚。癸丑,复立团营。六月戊申,雷震南京午门,敕群臣修省。辛酉,襄城伯李瑾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兵部尚书程信提督军务,太监刘恒监军,讨山都掌蛮。
七月二十二日,停止河南采办。九月九日,赈济湖广、江西饥荒。
秋七月乙酉,停河南采办。九月辛未,振湖广、江西饥。
十二月八日,左庶子黎淳追究景泰帝废立之事,宪宗说:“景泰帝事情已经过去,朕不在意此事,况且这也不是臣下所当谈论的。”适当责备黎淳。九日,杖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永日,各贬官不等。本月,程信攻破并平定山都掌蛮。
冬十二月庚子,左庶子黎淳追论景泰废立事,帝曰:“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切责之。辛丑,杖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谪官有差。是月,程信破山都掌蛮,平之。
这年,琉球、哈密、占城、乌斯藏入朝进贡。朝鲜进献海青、白鹊,告谕他们不要进献。
是年,琉球、哈密、占城、乌斯藏入贡。朝鲜献海青、白鹊,谕毋献。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水经注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