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二章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
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
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注释
(1)费:广大。隐:精微。
(2)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
(3)与:动词,参与。
(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
(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儒家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