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夏官司马·小司马司险
小司马之职,掌凡小祭祀。会同、飨射、师田、丧纪,掌其事,如大司马之法。
小司马的职责掌管……凡小祭祀、小会同、小飨礼、小射礼、小征伐、小田猎、小丧事,都负责掌管其事,如同大司马掌管有关事项之法。
军司马,阙。 舆司马阙。 行司马阙。
军司马,阙。 舆司马阙。 行司马阙。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掌赏地之政令。凡赏无常,轻重眡功。凡颁赏地,三之一食,唯加田无国正。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纲恶马。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之内更,旬之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若有马讼,则听之。禁原蚕者。 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凡祭祀,飨宾,制其従献脯燔之数量,掌丧祭奠之俎实。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
司勋掌管六乡赏赐土地的法则,以赏赐的多少体现功劳的大小。辅成王业之功日叫做勋,保全国家之功叫做功,有利民生之功叫做庸,勤劳定国之功叫做劳,为国制法之功叫做力,战功叫做多。凡有功劳的人,就书写他的名字和功劳在王的大常旗上.f死后就在冬季祭祀宗庙时让他配食,司勋向神报告他的功劳。大功劳,由司勋收藏功劳簿的副本。掌管有关征收所赏赐田地的赋役的政令。凡赏赐田地的多少没有一定,赏赐的轻重依据功劳的大小。凡所颁赐的赏地,国家收取三分之一的租税。只有加赐的田地国家不征税。马质掌管评估马的价值以成交,衡量和购买三种马:一是戎马,二是田马,三是驽马,都有一定的毛色和价格。用大绳拴系悍劣的马加以驯养。凡从马质那里领受马的,记录马的年齿、毛色与马价。如果马死了,是在十天之内死的就要原价赔偿,十天之外死的就要将马耳上缴以便验证死马的毛色,依照死马的皮肉骨骼的价格加以偿还,二十天以上死的就不赔偿了。马将远行,就要告诉领取马的人根据马的任载能力调剂马的负担和行程。如果有因买卖马而而争讼的,就受理听断。禁止一年两次养蚕,以免伤马。量人掌管营建国家的法则,划分天下的国家为九州,丈量将营建之国的国都的城郭,丈量国君的宫室,丈量市、朝、道路、里巷、宫门和沟渠。营建采邑也这样做。丈量驻军处的壁垒、营房,丈量军中的市、朝、市、朝周围的道路和军社所在之处。各诸侯国的土地和天下的道路数,都记载而加以收藏。凡祭祀或用飨礼招待宾客,确定随同献酒时献上的干肉或烤肉的多少和长短。掌管设大遣奠的牲肉和从葬于墓的牲肉。凡举行祭祀,同郁人一起接受王举以授给的最后一辈酒而都饮下。
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祭祀,赞羞,受撤焉。
小子掌管祭祀时进献豚解的羊牲、体解的羊牲、盛于豆的切肉。掌管对新建成的社稷坛的衅礼,对新建成的宫室的五祀的衅礼。凡举行埋沈、胡辜、侯禳之祭,负责洗刷所用的牲。用牲血涂新制成的邦器和军事器械。凡出征或田猎,斩杀牲以巡示左右军阵。祭祀时,协助进献祭品,(祭祀完毕接受所彻下的祭品。
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祈珥,共其羊牲。宾客,共其法羊。凡沈、辜、侯、禳、衅、积,共其羊牲。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
羊人掌管羊牲。凡举行祭祀,就洗刷羔羊。祭祀时,宰杀羊牲,将羊头拿上堂(献入室中。凡举行衅庙礼,供给所需的羊牲。接待宾客,供给按礼法所当供给的羊。凡举行沈埋、船辜、侯禳、衅祭和积柴燔烟之祭,供给所需的羊牲。如果牧人那里没有符合要求的羊牲,就从司马那里领取钱,派手下的贾人去购买羊牲而供给所需。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従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司爟掌管用火的政令,四季变更国中用以取火的木材,来防救时气造成的疾病。春三月开始用火烧陶冶炼,民众都跟着烧陶治炼,秋九月熄灭陶冶的火,民众也这样做,到时候就施行可以放火烧荒的命令。凡祭祀,在祭祀结束时就行祭燧礼。凡国中有失火的,或有擅自放火烧野草的,就有刑罚加以惩处。
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颁其士、庶子及其众庶之守,设其饰器,分其财用,均其稍食,任其万民,用其材器。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通,与国有司帅之,以赞其不足者。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以号戒。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凡国都之竟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民皆有职焉,若有山川,则因之。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达之。
掌固掌管修筑城郭、沟池和篱落等阻固,分派士、庶子和役徒守卫任务,设置兵甲等防守器械,分拨守卫所需的财物合理发给守卫者食粮,可以根据需要役使民众,征用他们的材物器械。凡守卫者都从掌固那里接受约束的法纪,而使守卫所需财物器械得以调度流通,但必须是有必要调动的兵甲役徒和财物,只有这一部分才能够流通,并与有关官吏率领着,以帮助守备薄弱的地方。白天耍三次巡视守卫处。夜里也这样做,夜里还要三次敲击鼜鼓并发出注意警戒的呼号。凡建造都邑,就为之修筑阻固,并颁授守卫之法。凡王国和都邑的边境处,都开有沟渠和沿沟栽种的树木作为阻固,都城的四郊也是这样。民众都有守卫和修筑阻固的职责。如果境内有山河,就借以修筑为阻固。 司险掌管九州的地图,以遍知各州的山林、川泽的险阻,而开通其间的道路。在国都郊野之地设置五沟、五途,而种植林木,作为阻固,阻固处都设有守禁,而使道路通达。国家有变故,就设藩篱阻塞道路而禁止行人,用下属守卫要害处,只有持旌节的人才可通行。
- 推荐作品:
- 尚书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元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