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八年
【原文】
【经】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
庚寅,我入祊。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传】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翻译】
【经】
八年春季,宋公与卫候相会于垂。
同年三月,郑伯(郑庄公)派大夫宛前来遗送祊地给鲁国。
庚寅日鲁国入住祊地。
夏季六月己亥这一天,蔡侯考父去世。辛亥日,宿男去世。
秋天,七月庚午(三日),宋殇公、齐僖公、卫宣公在“瓦屋”会盟。
八月,蔡宣公下葬。
九月辛卯日,鲁隐公和莒国人在浮来这个地方盟会。
冬季十二月,无骇去世。
【传】
八年春季,齐僖公准备要宋、卫两国和郑国讲和,已经有了结盟的日期。宋殇公用财币向卫国请求,希望先行见面。卫宣公同意,所以在犬丘举行非正式会见的仪式。
郑庄公请求免除对泰山的祭祀而祭祀周公,用泰山旁边的祊地交换鲁国。在许地的土田。三月,郑庄公派遣宛来致送祊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了。
夏季,虢公忌父开始在成周做卿士。
四月初六日,郑公子忽到陈国迎娶妻子妫氏,十三日,带着妫氏回来。十六日,进入郑国,陈鍼子送妫氏到郑国。他们先结婚而后告祭祖庙。鍼子说:“这不能算夫妇,欺骗了他的祖先,这不合于礼,怎么能够使子孙繁衍兴旺呢?”
齐国人终于让宋、卫两国和郑国讲和。秋季,在温地会见,在瓦屋结盟,丢弃东门这一役的旧怨,这是合于礼的。
八月某一天,郑庄公带着齐国人朝觐周桓王,这是合于礼的。
隐公和莒子在浮来结盟,以达成对纪国的友好。
冬季,齐僖公派人来报告宋、卫、郑三国讲和的事。隐公派众仲回答说:“君王使三国舍弃相互仇敌的图谋,安定他们的百姓,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听到了,岂敢不承受君王的高明的好行动!”
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族氏。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族氏的事。众仲回答说:“天子建立有德之人以做诸侯,根据他的生地而赐姓,分封土地而又赐给他族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又以这作为族氏。先代做官而世代有功绩,就可以用官名作为族氏。也有以封邑为族氏的。”隐公命令以无骇的字作为族氏,就是展氏。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蛮书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