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简介
朱熹对《知言》虽颇有异议,但也承认其有精到之处,不能因一二瑕疵,尽废其书。《知言》是胡宏本其父胡安国之学,主本然之性无善恶之说而作的,因此,对性命之理论述较详。性立天下之有是他的基本思想。他强调心与性的联系,他的结论是心妙性情之德。胡宏认为天理与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朱熹表示反对,作《胡子知言疑义》别为 1卷附于《知言》之后。
《知言》原本至明代已不见传世,明弘治年间新安陈敏政于吴中得旧本,整理编次别为 6卷,世间始有刻本,然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传本《知言》字句舛谬,次序颠倒,多失其真。今所传版本,有明吴中坊刻本、明刊《诸子萃览》本、《格致丛书》本、《子书百种》本、清粤雅堂本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英雄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