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遇樵夫问路历险境 见逃犯假意说卑词
遇樵夫问路历险境 见逃犯假意说卑词
且说九头鸟葛幼泉听了锦堂一席话,暗想:这也是他命中注定,要受一番折磨。我本来想诱他到运升家里去,只怕他不上当,如今他开口问及朱运升居址,这正是大好机会,岂可轻轻放过?如此一来,就是他赶到了那边,吃了大亏,也只是他自讨苦吃,不能怨我。想罢,就低声答道:“朱远升是越狱要犯,外边有人注意他,本来不能告诉人家,既是你老兄有人指引,说了谅也不妨!他家住大洪山,本来是贩私盐为活的,现在因贩土利息厚于贩盐,他才改做土贩,手下伙计多得很,这几天各地拿获的土贩,大半是他手下的伙计。老兄若是有心前去,只消到了大洪山,向人探问朱二老板,那边无人不知,自会有人带你去的。不过我说是说了,他究竟是越狱要犯,老兄也须替他严守秘密,切不可在人前吐露口风,保你买到物美价廉的乌皮霉公。”锦堂含笑答道:“承情指示,感激非常,日后当图补报。”当下便告辞而行。幼泉要紧过瘾,立起身来,道声恕送,就一歪身横倒榻上,呵欠迭作,急急地烧烟泡,装上烟斗,嗤嗤连抽十几筒,才把呵欠遏止,不必细表。
且说锦堂带着凤姑,一路步行回船,落舱坐定。凤姑启口问道:“有无端倪查得?葛幼泉是不是包庇土贼的猾吏?”锦堂洋洋得意地说道:“我辈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幼泉的话,与我所料的完全无异。他自称与烟贩都有往来,我故意向他探问逃犯朱运升的住址,他竟老实告诉我,住在大洪山,原是盐贩出身,现改做了贩土巨魁。现在我想亲往大洪山一走,你道好不好?”凤姑听了沉吟了一会道:“我想起昔年跟着爸爸到过大洪山,记得是前临漳水,后当汉水,那里贩私枭匪聚集的所在,是个危险的地方,却恐去不得。况且九头鸟也是老于世故的人,肯直言相告,其中难免有诈?你奉委到此,查得这种确实消息,尽可回省禀复,何必再去冒这大险呢?”锦堂含笑答道:“若是别个委员,查到这种可靠的消息,已届喜出望外,当然回辕禀复。惟有我的查案,非到水落石出,不愿销差,所以制军曾经奖励我办事认真,不辞劳怨。这位林制军的知遇,是不易得到的,我因受了天德的暗算,林公有些瞧不起我,这回奉委,格外要认真查得详细,才可以回他的心。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朱运升是否仍住在大洪山,非亲去密查不可。倘然仅凭葛幼泉一面之辞,回省禀复,制军势必要根据我的报告,札饬地方官派兵前去拿捉。拿得到时,固然我也有功,只怕幼泉所说的话不确,就算是真,还防朱运升畏罪远遁,早已不在大洪山老巢。累官兵空劳往返还是小事,连带我办事认真的信用也要丧失,这却关系甚大。无论如何,你要陪我去走一遭。如能当场把逃犯逮捕,带回辕门,这种异常劳绩,还怕得不到制军的青眼?管教不出一月,就会委署实缺。”凤姑笑盈盈答道:“我是常随,主人既然决心要去,固然不能拦阻,出力帮助,也是分内之事,决不畏避;但是船上只有我一人懂得些儿武艺,那边人数必多,断难有恃无恐。依小的愚见,还是顺道到仙桃总兵衙门,向大老爷说明情形,借拨几个得力兵官,保着你同去,那么遇见朱运升就可以直接逮捕。”锦堂点头称是,即吩咐船家开往仙桃镇,水手就抽跳板解缆起行。
仙桃镇总兵陈炯堂,是锦堂的胞兄,他们本是将门之后,炯堂承袭一等轻车都尉,随营效力,征苗屡立战功,擢升至总兵。锦堂自少习文,刻苦用功,连捷得中进士,在京当了十多年苦差,才得外放湖北荆宜施道。旋因吸食鸦片,被同寅在前任制台面前说了坏话,制台叫他自己告病请开缺,在省中戒烟候补。林公到任后,见他办事干练,委署安襄郧道,被杨天德暗算撤任,上文已经叙明,不在话下。
且说船抵仙桃镇,锦堂一人登岸,径入总兵衙门,会见长兄,说明专程到此,借拨两三位得力兵官,同往大洪山。拿捉越狱逃遁的土贩朱运升情形。炯堂慨然答应,即派旗牌钱昌、百总汪兴,跟随锦堂前去。同胞兄弟用不着客气,锦堂马上带着钱、汪两兵官,告别回船。船家重又解缆前进,路上并无耽搁,直到钟祥县属大洪山近处停泊。锦堂吩咐钱、汪俩远远跟随,命凤姑随身保护。一同离舟登岸,只见山峰耸翠,大洪山就在面前。便沿山足前进,人家稀少,道上也无行人,走了一里光景,才遇见一个樵夫,肩挑山柴,从山上走下来。锦堂便叫凤姑上前问路。凤姑就抢步上前,向樵夫含笑问道:“樵哥!对不起你,借问一讯,可晓得朱二老板的住宅在哪里?”樵夫听说,很惊异的向凤姑望了一眼,又向四下里瞧望一周,才轻轻答道:“朱二老板是蓬头狮子朱贵升大老板的胞弟,兄弟二人本是枭匪中的魁首,贩私贩土,杀人越货,无所不为,现在烟禁森严,听说派往各地的伙计大半被官厅捉去,烟土没收,亏蚀甚巨。兄弟又想改行做没本钱买卖了!我看你像个安分守己的商客,却来找他们干什么?”凤姑答道:“这些事我们早就知道,此来另有别事,只望樵哥将这朱二老板的住址相告。
因我们来此,非与他见一面不可。至于旁的事,后来自有分晓, 总望樵哥指引。”樵夫答道:“他们的老巢在此山中杀虎涧后面,地势危险非常,周围约有五六里平地,前有杀虎涧,既深且阔,相传昔时有只吊睛白额虎失足跌入涧底,就此一动不动的死了,因此叫做杀虎涧。后面是插天峰,悬崖峭壁,野兽都不能上去。右边也是险极不能攀登的高峰,唯有左边是他们出入的门户,但也是极狭的山谷。你们要进去时,就此地上山,经过灵官庙,向左边一直走去,约摸一里光景,便是他们的出入口。”凤姑谢道:“承情指点,感谢非常。”说罢,便和锦堂移步登山,樵夫荷柴归去。锦堂初上山时笑向凤姑说道:“你足小伶仃,只怕跟不上我?”凤姑笑答道:“和你比试一程如何?”说着使展草上飞功夫,越走越快,锦堂竭力跟随,奔得汗流气喘,休想跟得上,才止步说道:“我输了!慢慢走吧。”
凤姑见他讨饶,也便住了脚步,等他走近,于是缓步而前,绕过灵官庙,左转前行。锦堂一边走,一边向凤姑说道:“我们一同深入匪巢,万一他们起了不良之心,将我们软禁起来,无人通信,绝了救应,不当稳便。况且你是一个女子,若然被他们看出破绽,这班亡命之徒,什么事不干,那时更多不便。依我的主张,还是你留在外面,待我只身前去,没事时最好,若是你等到红日西向,不见我走出来,你赶紧回船,带着钱、汪两兵官一同前来救我。”凤姑应声理会得。二人又走了一程,远远看见前面是山谷口子,凤姑便闪入树林之中,锦堂独行向前。
那谷口有两个大汉站着,锦堂料必就是蓬头狮子老巢的出入口,就抢步向前问道:“敢问两位老兄!朱二老板可在府上,我得汉阳葛幼泉相公指点,特来拜访的。”那立在左边的麻面大汉听说,就含笑地问道:“贵姓可是唐?”锦堂一面答称正是,一面暗想,难道葛幼泉已经来函知照,否则他们哪里会晓得我的假姓呢?这倒有些危险。原来葛幼泉早有亲笔信函到此,说明一切,并嘱朱氏兄弟把唐锦臣软禁起来,不可伤他性命。
运升得信后,就吩咐看守入口的匪党,如有姓唐的来探望,引他进来,故尔麻面张黑子问明是姓唐的,就笑容可掬地说道:“请里边去,待我来引道。”锦堂就跟着张黑子走入山谷,只见两面都是山峰陡壁,巾间一条山路,长约一里光景,尽处便是很宽大的山地,两边种着花草树木和蔬菜,倒有些像世外桃源。走了几十步,才见靠北一带平房,约摸有三四十间。张黑子引进大门,向右边走廊中走去,穿过了五六间平房,领到一间平房中。张黑子说道:“这里便是二老板的会客室,请随意坐地,我去请二老板出来。”说罢,转身而去。
锦堂走到窗前打量,只见前面一片庭心,时当九月,有十几盆菊花摆在石条上。再看室中,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八仙桌,四只单靠椅。正看间,忽然张黑子引着一个壮汉入室,年龄约摸三十左右,身高七尺开外,面色微黑,生得獐头鼠目、尖嘴削腮,一望而知就是逃犯朱运升了。正想行礼招呼,张黑子抢先说道:“这是我们二老板。”锦堂就向运升拱手说道:“久仰大名,苦无相见之缘,今幸葛幼泉相公介绍,专程前来拜谒,真是幸会。”运升连忙还礼,分宾主坐下,张黑子捧茶敬客。
要知朱运升如何软禁陈锦堂,且待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