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章全素
吴郡蒋生,好神仙,弱岁弃家,隐四明山下。尝従道士学炼丹,遂葺炉鼎,爨薪鼓鞴,积十年,而炼丹卒不成。其后寓游荆门,见有行乞于市者,肤甚顇,裸然而病,且寒噤不能语。生怜其穷困,解裘衣之,因命执侍左右。徵其家,对曰:“楚人,章氏子,全素其名。家于南昌,有沃田数百亩,属年饥,流徒荆江间,且十年矣。田归于官,身病不能自振。幸君子怜而容焉。”于是与蒋生同归四明山下。而全素甚惰,常旦寐自逸。蒋生恶骂而捶者不可计。生有石砚在几上,忽一日,全素白蒋生曰:“先生好神仙者,学炼丹且久矣。夫仙丹,食之则骨化为金,如是,安有不长生耶今先生神丹能化石砚为金乎若然者,吾为先生有道术士。”生自度不果,心甚惭。而以他词拒之曰:“汝,佣者,岂能知神仙事乎若妄言,自速笞骂之辱。”全素笑而去。后月余,全素于衣中出一瓢甚小,顾谓蒋生曰:“此瓢中有仙丹,能化石为金。愿得先生石砚,以一刀圭传其上,可乎?”蒋生性轻果,且以为诞妄,诟骂曰:“吾学炼丹十年矣,尚未能穷其妙。佣者何敢与吾喋喋议语耶!”全素佯惧不对。明日,蒋生独行山水间,命全素守舍,于是键其门而去。至晚归,则见全素已卒矣。生乃以箦蔽其尸,将命棺而瘗于野。及彻其箦,而全素尸已亡去,徒有冠带衣履存焉。生大异,且以为神仙得道者。即于几上视石砚,亦亡矣。生益异之。后一日,蒋生见药鼎下有光,生曰:“岂非吾仙丹乎?”即于烬中探之,得石砚,其上寸余化为紫金,光甚莹彻,盖全素仙丹之所化也。生始悟全素果仙人,独恨不能识,益自惭恚。其后蒋生学炼丹卒不成,竟死于四明山。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宋史
- 清史稿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