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众弟兄下山找景隆 梁秀英香前大许愿
众弟兄下山找景隆 梁秀英香前大许愿
诗曰:
夏日炎炎似火烧 行路君子热难熬
黄莺怕热高枝站 紫燕怕热返入巢
牧童怕热柳下睡 农夫怕热揽锄倒
才子书生合书本 野寺僧人木鱼敲
诗词且住,书接上回。说得是姚顺对着李公说了要将朝中的奸臣全都要杀尽,必要找回周景隆周顺,他夫妻见面我才能对着恩公大人,也好以功赎过。说罢好汉告辞归回海岛。李公将车辆轿子等都雇好,领着梁秀英走旱路回京。这书中单表的是铁龙山上众英雄,因为尉迟肖将海岛内办来的马全都留下,误了下山寻找周景隆的下落。
皆因抢马偏误事 未得下山找景隆 有心下山找公子又怕海岛发来兵 等了多日无音信 哪知海岛不得空姚顺应允李公事 自己出岛找景隆 抢马之事丢开手不顾打仗与冲锋 后寨这日摆筵宴 周老夫人泪直倾几位干儿全都在 独没周顺子亲生 不知他今在何处吉凶祸福死共生 周老夫人擎住盏 心如刀搅一般同不见儿子他的面 不知儿妻吉共凶 孔老夫人抬头看这边开言观的清 不用细问知其意 必为儿子那一桩看罢开言忙劝道 不必伤心能说明 孔老夫人闻言叫孔生前来议事情 弟兄前厅正吃酒 听见老娘叫一声尉迟闻听忙站起 老娘叫俺快点行 请示老娘有何事大家前去问分明 孔生这边忙站起 这边慌张小阮英铁牛站起说快起 孔明孔远二弟兄 众位英雄进后寨一齐行礼身搭躬 尉迟孔生忙问道 老娘今有何事情孔老夫人用手指 周老夫人你听明 弟兄抬头仔细看夫人哭的睛眼红 孔生这边忙问话 老娘因何痛伤情众英雄由前厅过来行礼,问道:“老娘叫孩儿有何事?孩儿等好急去办来。”孔老夫人,用手一指周老夫人说道:“你们看看就明白了,何必又来问我?”众好汉看见周老夫人泪流满面。
弟兄举目来看见 周老夫人泪纷纷 阮英上前忙说话乾娘不要苦伤心 孩儿并非不出去 有件要事在山林皆因大哥留人马 惹下海岛大动嗔 大家有心将山下又怕海岛兵来临 差遣喽兵去打探 海岛并没甚信音今日大众议论定 一同下山访个清 夫妻二人落何处好来同娘一处存 周老夫人闻此话 止泪这才把话云为娘也知这件事 尉迟是个粗鲁人 惹出海岛这桩祸必要前来夺马群 金定这边开言道 老娘只管放宽心他们弟兄将山下 有我一人看山林 海岛不来倒罢了他若来找把死寻 不怕海岛兵百万 叫他个个命难存不是金定说大话 将他来人一概擒 圣母门下学过艺赐我法宝随藏身 铁牛这边哈哈笑 嫂嫂听罢大话云你的身载圣母宝 为何反把我哥擒
铁金定说道:“兄弟,你所不知,倒不是我拿你大哥,当初下山,有圣母交给我柬贴,我不敢违遵圣母柬帖,招你大哥,成就了夫妇,我不敢草草行事。”
我照柬帖行了事 未敢动手赌开争 三位夫人齐头点圣母行事真有灵 周老夫人说很好 你们就去找景隆山中之事有人管 不用你等挂心中 众家好汉把话讲老娘不用细叮嘱 今日就要将山下 齐心努力下苦工必要找回夫妇俩 孩儿才得回山峰 孔老夫人又说道你等用心找景隆 若是他回山寨内 大家商议好进京与他周门将仇报 杀死奸臣人几名 方能消解心头恨天理昭彰罪非轻 众位英雄忙答应 老娘吩咐儿谨听孔夫人吩咐,众好汉答应,孩儿谨遵吩咐。说罢,众好汉辞出后寨,复又来到前厅,吃酒已毕。徐文彪站起身来说道:“方才三位老太太吩咐,俺们大家就此起身走罢。”
孔家弟兄人三个 俺哥同在一处行 铁牛会着阮英走二人搭伴下山峰 尉迟跟随他在后 一同下山找景隆铁龙山中众好汉 四路分开步用工 不言英雄找公子再把李公明一明 离了黄河将路赶 带领秀英回东京晓行夜宿朝前走 饥餐渴饮奔途程 路上行程非一日来到东京汴梁城 西门以里仁义巷 路北有座府门庭住下车轿将门入 许多从人乱哄哄
光阴似箭,不觉过了一月有余,忽然孙氏夫人身得重病,卧床不起,屡药不效,十分沉重。
孙氏夫人病染床 李公为难发了慌 用药不效十分重悲苦老命要无常 李公床前流痛泪 眼望夫人闻其祥你觉病症怎么样 夫人闻听泪汪汪 我得本是难起病顷时一命见阎王 妾死一心无别念 难割难舍女红妆秀英在旁闻此话 如把钢刀剁心肠 眼流痛泪娘亲叫将儿暂且莫伤心 但愿娘亲病全愈 为儿长侍在身旁今夜孩儿要许愿 院井当心儿跪香
秀英在旁劝道:“娘娘不必忧愁,孩儿愚想,求医不好,今夜晚孩儿要求神仙,心诚则灵。”李公点头说罢了,就是亲生未必能有此等孝心。李公叫道:“儿呀你既有孝心,为父的乐从,也不辜负你的孝道。”
李公闻言喜气生 女儿心诚必要灵 为父乐由这桩事孩儿孝心理当行 吩咐丫环快预备 香烛纸马要念诚丫环往外忙传报 急速预备要鲜明 吹灰之力全买到使女仆妇哪曾停 八仙桌子院中摆 天神纸马供当中各样仙果同馒首 一对素烛亮又明 拜垫放在尘埃地回禀小姐祭神灵 诸班全然预备妥 前去降香事一档秀英洗手衣更换 来到桌前来进香 焚手在炉内双膝跪天老爷请听清 信女年交十八岁 我的乳名叫秀英皆因信女身投水 多亏义母死复生 患难之中认母女尤如生身一般同 活命之恩如再造 昊天罔极大恩情而今义母身得病 求医不效求神灵 叩祈天神爷保佑保佑我母身太平 倘若母亲病全愈 天神会上谢神灵两膀插刀心情愿 奴既出口无改更
秀英跪在香案桌前,上香许愿。听见她说道:“两膀插刀。”倒把李公吓了一跳,急忙进前说道:“儿呀,这样许法,你是个少妇,不是男人,许不得插刀愿。”
别的口头全可做 这桩口愿我不应 你本是个年幼妇两膀插刀不可行 男子插刀还犹可 若是妇人不可当秀英闻听尊声父 儿既许愿难改更 但愿我母大病好就算孩儿心志诚 爹爹若叫儿更改 至死不敢把命从父亲不必担惊恐 孩儿好去谢神灵 李公闻听头低下自己暗中想此情
李老爷想了多时,由他她罢。不料秀英许愿之后,这位老夫人的病症,也就一日好似一日,也并未吃药。李公一见,又忧又喜,喜的是夫人的病愈,忧的是秀英两膀插刀还愿之事。
李公心内乱如麻 妇女怎能把插刀 偏遇夫人病又好这愿如何阻挡她 不由心中暗思虑 少妇怎样将插刀两膀肉薄刀难入 若要插刀到黄沙 心诚志切许下愿秀英舍命为她妈 也是一桩为难事 就欲劝她罢此么刚刚离着庙会近 李公这边把话发 叫声秀英要商议眼看到了二十八 愿心之事你怎作 议论明日无差错秀英闻听尊声父 千万不可来阻挡
秀英早已明白她父必要阻挡还愿之事。先说道:“爹爹这愿心万不可更改的。”李公接言说道:“为父的倒不是阻挡你的愿心,俺父女要商酌。”
因为你母许下愿 偏又病愈神有灵 虽然你母病全愈应当还愿把礼行 就是插刀也商议 或是上身现露明或者穿衣将刀益 不可现露身体形 如系男子何足论皆因你是女花容 秀英这边忙说道 赤身露体理不应到在神前双跪下 隔衣插刀理上通 李公闻言将头点我女作事甚聪明 为父允你这样去 还完愿心急回行只为还愿了心事 哪知惹出飞灾星 欲知小姐吉凶事下回书中说分明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