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乔公山奉命招降 尉迟恭无心背主
乔公山奉命招降 尉迟恭无心背主
当下秦王安营事毕,便问茂公道:“孤再遣一人去劝尉迟恭,未知何人可使?”茂公道:“臣闻此处有一隐士,名唤乔公山,与尉迟恭十分情厚。若得此人前去便好,主公可差人以礼聘来,必有商处。”秦王遂令秦叔宝备礼往聘。不一日,叔宝聘取乔公山来。秦王宣公山进帐,公山见秦王生得龙眉凤目,实乃帝王之相,心中暗喜,口称:“山野农民乔公山参见。”秦王亲手扶起,吩咐看坐,问公山:“素闻长者与尉迟恭交情甚厚,不知真否?”公山道:“臣昔日在麻衣县务农,尉迟恭打铁营生,十分穷苦。臣见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必是国家栋梁。因他时运未来,臣不时周济。近闻他在刘武周处为将,可惜误投其主。”秦王道:“孤家闻刘武周拜宋金刚为元帅,封尉迟恭为先锋,日抢三关,夜劫八寨。今孤家复夺三关,宋金刚已死。那尉迟恭现日在介休城内,今欲烦长者往彼说降此人,不知可否?”乔公山道:“臣蒙主公委命,敢不愿效微劳?”秦王大喜,遂封乔公山为参军之职。
乔公山辞别,当即到介休城下,叫喊上军士,相烦通报尉迟将军,说有故人乔公山相访。城上军士将此言报知尉迟恭,尉迟恭命军士开城,请入帅府相见。行礼叙坐,拜谢往日大恩。乔公山谦逊一回,尉迟恭道:“我亏了定阳王封我为先锋,日抢三关,夜劫八寨,杀得唐家亡魂丧胆。目今在此运粮,谁想在言商道上,被程咬金劫去了粮草二次。又闻得秦叔宝杀了俺元帅,恢复了三关。俺今独守介休,进退两难,不知老员外到此,有何贵干?”乔公山道:“老夫此来,专为将军而来。”尉迟恭道:“有何见教?”乔公山道:“老夫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将军有这一身本事,可惜误投其主。老夫承秦王相召,封我为参军之职。今我奉令旨,来劝将军归降,将军可念老夫昔日交情,降了唐家吧。”尉迟恭大叫道:“老乔,你此言差矣!我尝闻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你这些不忠言语,不须提起。若不看昔日交情,就要一刀两段。”吩咐摆酒,道:“老乔,你快吃了酒去吧,休再多言。”
乔公山无可奈何,只得坐下吃酒,正饮之时,忽闻得城外炮响连天,喊声不绝。军士忙报进来说:“唐兵攻城,四围架起云梯,团团围住,攻打甚急,请令定夺。”尉迟恭拱拱手别了乔公山,提矛上城,往外一看,见城下程咬金、秦叔宝一班战将,在城下指手画脚道:“尉迟恭,你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尉迟恭大怒,把箭射下,正中程咬金坐骑。那马前脚一低,后脚一起,把程咬金一个觔头,跌在地上,忙爬起来上了马,也取了弓箭追到城下道:“黑面贼,降不降由你,为何射我一箭?难道我不会射你么?”也把一箭射上城去。尉迟恭大怒,吩咐军士,一齐放箭射下去,秦叔宝也令军士一齐放箭射上去。那里徐茂公、秦王出营观看,只见一边射上去,一边射下来。秦王因见自家的兵将多,恐伤了尉迟恭,忙令军士不许放箭,只把介休团团围住。
尉迟恭在城上,督守了半日,见唐兵不十分攻打,心下宽了三分。过了下午,下城回县,见乔公山还在堂上,尉迟恭道:“你怎么不去?”乔公山道:“还没有将军号令,不敢擅自回去。”尉迟恭道:“你今快些回去,上复你家主公,我尉迟恭宁死不降。若要归降,除非我主公死了,我便归顺。”这话尉迟恭是说差的。他心里要说断绝的话:除非我与主公都死了,然后降你。意思是来生才肯归降你,不料说差了。那乔公山道:“将军既然如此说,日后不可失情。”尉迟恭也不开口。乔公山又道:“不可失信!”尉迟恭只说:“死了便罢。”乔公山作别出城,回营缴令道:“他说主人死了方肯曰唐。”秦王道:“刘武周年尚未老,怎么能死?他明明把这句话难我。”茂公道:“主公放心,臣有一计,可在众军中觅一个象刘武周面貌的,封他子孙万户侯,赠千金,将他杀了,把他首级送去,只说是刘武周是我们杀了送来,他一见了,自然认是真的,决来归降。”
秦王就令将数上灯兵一一选过,有一个生得面貌与刘武周无二。秦王见了大喜,问道:“你姓甚名准?年纪多少,可有妻子?孤家今日要借你一件宝贝,即封你了为万户侯。”那人听了不胜欢喜道:“小的名唤孟童,妻子死了,养了三个儿子,大的今年十岁,两个小的还小。小人的妻子死后,将三个儿子寄在外婆家里。小人今年四十二岁,若要小人有的东西,无有不肯借与千岁的。”秦王道:“孤家见你相貌与刘武周一样,故此要借你的首级,前去招那尉迟恭来降。孤家即封你子为万户侯,赐以千金。”那人道:“呵呀,这事真正使不得!”咬金道:“只此一遭,下次不可。”那人大哭道:“小人死了,千岁爷方才的话,切不可失信。小的住在太原东门外,青布桥西首,有一个王阿奶,就是小人的丈母,三个儿子都在那里。”程咬金道:“知道了,莫要累赘!”就把那人的头砍下,茂公取木桶盛了,付与乔公山,令他再往介休去。
乔公山奉令,到了城下,大叫:“城上的,快报进去!那刘武周已死,特送首级在此。”军士忙报与尉迟恭知道,尉迟恭令开城门放人。乔公山来至堂上,尉迟恭道:“老乔,俺主公首级在那里?”乔公山道:“这木桶内就是。”尉迟恭把本桶盖一开,只见鲜血淋漓,一个刘武周的首级在内,即放声大哭,双手把首级提起来一看,便大哭道:“我恩俺主公部下还有强兵十万,战将千员,焉能就取得他的首级?”便叫一声:“老乔,我问你,这首级果是谁的?你好生欺俺!”将首级照着乔公山劈面打来,乔公山慌忙闪过,便道:“将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将军有言在先,说主公死了,即便归唐,而今你主公首级在此,如何你悔却前言,岂是大丈夫的气概:我说你悔却前言,便为不信,抛掷主公首级,又为不忠。不忠不信,何以为人?我家主公非无良策擒你,今苦苦劝你,无非要你投降,故不加毒害,你只管越抚越醉,觉得太过了!”
尉迟恭闻言大怒道:“你这老头子学这些鬼话,只好骗三岁孩童,俺尉迟恭岂是为你所骗得信的!你去对你主公说,有本事的前来斯杀,不要用这些鬼计!”乔公山道:“将军怎见得不是你主公的首级?”尉迟恭道:“老乔,俺主公鼻生三窍,脑后鸡冠,你岂不知鸡冠刘武周?俺的主公若果真死,俺不会失信于你。”乔公山道:“将军既不失信,管教取鸡冠刘武周首级来。”遂出城,将此言回复秦王。徐茂公道:“要真的也不难。武周手下有一人,姓刘名文静,官拜兵部尚书。他心向主公久矣,待臣修书一封与他,管叫将刘武周首级来献。”秦王大喜,茂公遂修书差乔公山领五百人,用尉迟恭旗号,如此如此,公山领命前去。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子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老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