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帝旨赐谥殉难臣 天缘配合守贞女
帝旨赐谥殉难臣 天缘配合守贞女
奎道人的咒法已经练成,又凑巧遇了一场大雨,就说是亲见上帝求来的,燕王甚是信服。只待秋凉,要兴师来侵济南。
不意夏末秋初,疫痢大行,兵民交困。虽然救得旱灾,收成也只小半,国用尚且不足,岂能劳民动众!眼见得不能显他的本事,甚为没兴。
来春建文七年,燕、齐地方又复大旱。在月君所仗的大士杨枝,得些甘雨,全蠲赋税以救灾民。至燕之奎道人,他又会造出一片欺人的话,说五湖四海龙君奉上帝王旨,将湖海都封禁了。燕王也只得委之劫数。幸而辽东。山西地方,皆得丰收,燕王便令勋戚家各助资财,移粟救灾。又幸海运漕米到来,平粜于民,稍稍支持。然辗转沟壑者亦复不少。是以两家罢兵息民,各守边界。
至建文八年,济南地方始得丰登。吕军师会同高军师,合具一疏:一请追谥殉节诸臣,一请赐赠阵亡将佐,一请尊崇孔子先师,一请尊崇群真天爵,一请敕封护国诸神。疏上,月君批示云:
卿等奏请五款,皆系崇德报功之大典。但帝位未复,大典先行,是否洽于舆论?六卿诸大臣金议奏复。
两军师约齐诸大臣,于行殿午门定议:孔子先崇徽号,诸臣先赐爵谥,神灵先加敕封;其一切表墓建庙、释菜祭飨礼文,俟皇帝复位之日举行。议上,帝师批示云:
孔子躬膺道统,建中立极,为万世帝王之师。乃历代褒封公伯,元朝易以王爵,至今因之。是欲以孔子为臣,非礼也。宜尊为先师,孤家首当谒庙。其赠爵、谥号诸款,仍会同拟议允当,奏请定夺。
诸大臣李希颜、王琎梁田玉、吕律、高咸宁、冯傕、赵天泰、周辕、铁鼎、刘璟、胡传福、刘超、黄贵池等,公议殉难诸臣爵谥,开列于左:
原佥都御史景清,赠太傅,谥忠威公;原兵部尚书铁铉,赠太师,谥忠武公;原监察御史连楹,赠少师,谥忠烈公;原文渊阁博士方孝孺,赠太傅,谥忠肃公;原大理寺少卿胡闰,赠太师,谥忠端公;原监察御史高翔,赠太傅,谥忠介公;原礼部尚书陈迪,赠太师,谥忠贞公;原刑部尚书暴昭,赠太傅,谥忠直公;原佥都御史司中,赠太保,谥忠毅公;原礼部侍郎黄观,赠太傅,谥忠靖公;原户部侍郎卓敬,赠太傅,谥忠清公;原金都御史周,赠太保,谥忠熹公;原副都御史练子宁,赠少师,谥忠定公;原刑部尚书侯泰,赠太保,谥忠简公;原兵部侍郎陈植,赠太傅,谥忠正公;原副都御史茅大方,赠太保,谥忠敏公;原户部侍郎郭任,赠太傅,谥忠襄公;原兵部尚书齐泰,赠太保,谥忠愍公;原巡方御史王彬,赠少傅,谥忠宣公;原刑部郎中王高,赠少保,谥忠格公;原大理寺丞刘端,赠少保,谧忠节公;原监察御史谢昪,赠少傅,谥忠惠公;原监察御史王度,赠少保,谥忠悼公;原监察御史董镛,赠少保,谥忠哀公;原给事中戴德彝,赠少傅,谥忠穆公;原监察御史魏冕,赠太子太师,谥忠悫公;原大理寺丞邹谨,赠太子太保,谥忠勤公;原大常寺少卿卢原质,赠太子太傅,谥忠安公;原监察御史巨敬,赠太子少师,谥忠献公;原国子监博士黄彦清,赠太子少傅,谥忠慎公;原太常寺卿黄子澄,赠太子少保,谥忠缪公;原北平布政使张昺,赠吏部尚书,谥贞毅公;原北平金事汤宗,赠副都御史,谥贞节公;原燕府长史葛诚,赠通政使,谥贞襄公;原辽府长史程通,赠大理寺卿,谥贞愍公;原苏州府太守姚善,赠兵部尚书,谥忠桓公;原徽州府太守陈彦回,赠兵部待郎,谥忠懿公;原袁州府太守杨任,赠兵部侍郎,谥忠康公;原候补知府叶仲惠,赠工部侍郎,谥文襄公;原松江府同知周继瑜,赠副都御史,谥忠僖公;原乐平县知县张彦方,赠副部御史,谥忠成公;原青州府教谕刘固,赠太常寺卿,谥文介公;原漳州府教谕陈思贤,赠光禄寺卿,谥文节公;原太学生方孝友,赠文林郎,谥文贞先生;原青州庠生刘国、原漳州府诸生伍性原、陈应宗、林珏、曾廷瑞、吕贤、邹君默,以上诸生皆赠文林郎,谥贞定先生。
又议赠殉节诸臣爵谥:
原修撰王叔英,赠吏部尚书,谥文忠公;原工部待郎张安国,赠太傅,谥忠节公;原监察御史曾风韶,赠兵部尚书,谥忠靖公;原兵部郎中谭翼,赠兵部侍郎,谥贞介公;原给事中黄钺,赠刑部待郎,谥烈敏公;原纪善周是修,赠礼部侍郎,谥文节公;原编修王良,赠礼部待郎,谥文贞公;原刑部侍郎胡子昭,赠太子少保,谥靖节公;原吏部侍郎毛泰,赠太子少师,谥清节公;原给事中韩永,赠工部侍郎,谥端介公;原给事中叶福,赠户部诗郎,谥端烈公;原给事中龚泰,赠兵部侍郎,谥襄烈公;原御史邹朴,赠副都御史,谥贞定公;原御史林英,赠副都御史,谥忠介公;原太常少卿廖昪,赠吏部侍郎,谥贞襄公;原佥都御史程本立,赠吏部尚书,谥清节公;原刑部主事徐子权,赠刑部待郎,谥襄节公;原礼部侍郎陈性善,赠太子少师,谥襄烈公;原大理寺丞彭与明,赠兵部侍郎,谥节愍公;原中书舍人何申,赠太仆寺正卿,谥襄贞公,原浙江臬司王良,赠刑部尚书,谥忠襄公;原济南参军高巍,赠按察司廉使,谥宣节公;原都司断事方法,赠按察司副使,谥贞宣公;原沛县知县颜伯玮,赠布政司参政,谥哀烈公;原教授刘政,赠布政司参议,谥安节公;原教谕王省,赠按察司佥事,谥文节公;原东平州吏目郑华,赠奉直大夫,谥贞愍公;原燕山卫卒储福,赠都指挥使,谥昭节将军;原浙东临海樵夫,赠号荩忠逸民。
又议赠阵亡死难诸武臣封爵:
都督瞿能,赠威武大将军、威武侯;越侯俞通渊,赠襄武将军、襄武公;指挥使张皂旗,赠勇烈冠军将军;都指挥使卜万,赠昭勇将军;都督宋忠,赠昭节侯;都督余炖,赠扬节侯;都指挥彭二,赠奋武大将军;都指挥谢贵,赠壮威将军;都指挥崇刚,赠扬威将军;指挥卢振,赠宣武将军;骁骑指挥庄得,赠奋威将军;骁骑指挥楚智,赠奋勇将军;指挥使马宣,赠扬武将军;镇抚司牛景先,赠勇略昭节将军;指挥彭聚,赠宣威将军;参将宋垣,赠宣节将军。都指挥张安,赠靖节将军;以上殉难死节文、武诸臣,凡妻女子媳同死者,其夫人皆封赠贞烈郡君,女为贞姑,子赠郎官,媳为贞孝孺人;即婢妾亦有封号。
又议崇女真诸位仙师徽号:
第一位曼陀尼,大乘微妙自在神通卫国大禅师尊者;第二位鲍道姥,太上玄元至神至化护国大仙师天尊;第三位聂隐娘,通神入化飞剑祛魔镇国大仙师;第四位公孙大娘,神威震远灵剑诛邪辅国大仙师;第五位素英,玄真清化通灵妙道仙师;第六位寒簧,玄微冲化通神妙道仙师;范飞娘、满释奴、女金刚,皆封女冠军仙使;女秀才、老梅、回雪、柳烟,女宣军侍使。
又议褒崇诸位显神徽号:
文曲星景清,封为显威讨逆佑国公,立庙;都城隍铁铉,封为显灵靖逆福国公;开封府城隍唐夔,封为忠正直亮顺天安民化逆侯;皂旗将军,封为显威荡寇伯。
又议尊崇孔子曰:“参天赞化、建中立极、至诚至圣、百世帝王师。”
疏上,月君韪之。于建文九年春正月,择吉释菜于国学,月君冕旒衮裳,一如弟子拜师之礼。又遴委宋和、卓孝为使,赍建文帝诏,至曲阜县阙里圣庙,恭上夫子徽号。时当仲春之候,月君发手敕一道,谕大宗伯云:“建文四年,孤家所救殉难忠臣之女,今皆待字。已令司天监择定吉日,拟将忠臣之女,配合忠臣之子。贮名玉瓶,令其拈着自取,方为天作之合。卿其召齐诸忠臣子率赴阙下,并选郎官二员,入廷赞礼。”又发手敕一道,令女秀才往召诸忠臣之女。
至期咸集,月君御东殿。先是大宗伯王班同赞礼郎官及诸忠臣之子朝谒,次系诸夫人与小姐辈,皆行礼已毕。殿中设龙案,上列七宝红玉瓶,赞礼官备写忠臣子之姓名,贮于瓶内,旁设玉着一双。范飞娘遍请诸位小姐,次第将玉着自向瓶中挟取,在阄天缘。
第一是铁兵部公讳铉之长女絪娘,阄得金都御史景公讳清之子,名星,字丽天。第二是谢御史讳升之女,阄得金都御史周公讳璇之子,阿蛮儿,名小处。第三是户部侍郎郭公讳任之长女,阄得司金都讳中之子,名韬,字天策。第四是郭公之次女,阄得姚太守讳善之子,名襄,又名勤王。第五是董御史讳镛之女,问得大理寺卿胡公讳闰之子,名传福。
却说第六是铁公之季女柔娘,与伊姊附耳私语,逡巡不前。飞娘与絪娘掖之到龙案前,勉强将王着向瓶中挟起迭成同心方胜红绫一撸絪娘代为展看,递与柔娘。可霎作怪,殿上忽起阵旋风,刮到柔娘身边,卷得绣裙乱涨。柔娘将纤纤玉指,去掩衣袂,脱下手中方胜,被风刮将起来,在殿中盘旋荡漾,宛如一片明霞,轻轻的飘出殿外,飞向空中,不知何方去了。月君道:“奇哉!”问是谁名字?柔娘含羞不语,范飞娘代奏:“是刘超。”月君道:“此非姻缘也。”随问絪娘:“孤家看尔妹光景,必有隐情,可速奏闻。”柔娘把辣絪娘衣襟一扯,是要姐姐不说之意。絪娘道:“帝师之恩,同于父母,岂可隐而不告?”
遂向前奏道:“妾妹于上元诞日,偶得一梦,于杏花下遇一书生,两情相慕,年亦十五岁,系同时诞生,拜为夫妇。又订三年后中了探花,方行亲迎之礼。妹子向妾云:‘若不得此书生,则终身不嫁,愿随帝师学道。’”月君曰:“此必有其人也。”即传旨,令人分头向文武诸臣家内,问有公子十五岁者,即刻召来。
那时刘超因母亲年周六十,于旧岁从临清接至济南邸第。
超之侄儿名炎,也随祖母而来,得了谕旨,如飞趋至阙下。时公子纷纷来者,共有二十余人。月君召人殿内,令满释奴逐个引向柔娘面前,好像官府点名,从东至西过去。落后方是刘炎,柔娘凝眸一视,两脸微红,双鬟略侧,羞涩之中,带有思慕之致。刘炎却呆呆的站住,端详一会,方走过去。月君随问刘超:“汝侄儿年岁几何?何月、日生的?”刘起应道:“是十五岁,正月十五日亥时。”月君道:“汝去问:今正月间有无梦兆?可据实奏来。”刘炎随自趋向前,把梦中曾与此小姐结为姻缘,备陈一遍,与絪娘所言无异。月君道:“汝说三年后中探花一语,是何解说?”刘正道:“这个连小子也不知,大约是梦中呓语了。”月君道:“不然,将来亦必有应者。”
随令移到御案六张,案上都摆列着龙凤金花烛六对。有旨:景星督师沂州,除铁铉长女娘不行礼外,余皆交拜成婚;并赐合甘御酒三卮。于是五位公子向上谢恩。范飞娘扶了谢小姐,女秀才扶了董小姐,满释奴、老梅婢扶了郭侍郎两位小姐,各立在公子下首。惟柳烟、回雪二人扶柔娘小姐,不肯那步。月君道:“孤已知之,今与汝二人先应佳梦,待三年后中探花,然后结禴可耳。”于是柔娘含羞向前,与刘炎并立,共成五对。
赞礼官赞礼,齐齐交拜已毕。司韬、姚襄、蛮儿、胡传福与四位小姐,各饮了合卺御酒。月君命撤龙凤烛、并宫锦灯笼各十二对,香车四乘,公子、小姐同坐于内,送归邸第。其刘炎与柔娘,不饮合卺,分送回家。真个过了三年,刘炎十八岁,中了第三名进士,方娶柔娘成亲。因其大小登科,先有异梦,人遂目为“探花郎”。自宋朝设科以来,但有殿元之称,其余皆名进士。“探花”之称,自刘炎始。
看书者要知道:刘姓与铁氏,原有秦、晋之缘,所以阄着刘超,被风刮去,牵引他侄子出来。此乃天成的一段佳话,别的传奇,兹不复叙,且演下回。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晋书
- 新唐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