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霸王伏弩射汉王
霸王伏弩射汉王
其说其人为谁?乃太中大夫陆贾也。陆贾曰:“盖言事者,先观其势,次观其形,苟势强而形弱,非弱也;形胜而势衰,实衰也。以方今言之,楚若胜矣,形之胜也;汉似弱矣,形之弱也。元帅当强弱胜衰之间而未定也。以今汉王虽暂时不利,而天下之势,已得八九,人心归附,天命默佑。萧何有宰相之才,而忠贞不二;良平有孙吴之智,而机变莫测,兼之以英、彭、樊哙之勇,周勃、王陵、绛、灌诸将之强,福德绵绵,万世不拔之基已定矣。汝乃不观形势,凭一时口舌之巧,必欲元帅背汉,倘元帅一时听从,是画虎下成,反类犬者也,不亦误乎?”蒯彻被陆贾一篇言语,说得如痴似醉,半晌无言可答,因寻思:“我若随韩信一同伐楚,纵有功劳,倘有人将我劝韩信背汉之言,传到汉王耳边,郦生之烹,指日可见矣!”自此遂佯狂于市,自歌自笑,非复昔日之蒯彻。韩信亦知彼微意,遂不计较。即传令大小将佐,择日统大兵赴荥阳,会诸侯伐楚不题。
却说汉王终日思念太公,无计可施,因语良、平曰:“太公家眷久拘彭城,不得还国,此心郁郁不舒,纵有天下,不可一朝居也!二卿有何策,使太公得归,此不世之功也!”良曰:“霸王以太公为质,岂肯放归;必是大鏖战一场,然后心服,那时却使人讲和,庶有还国之日。”正议间,忽有人来报萧何领一枝北番人马,同一番将进关中来助汉伐楚,王曰:“番兵远来,破楚必矣。”急召入内相见。萧何领番将入内,行礼毕,王问曰:“番将从何而来?”何曰:“番将姓娄名烦,北貉燕人也,慕大王之德,由沿边投咸阳而来,情愿同力破楚。臣审究的实,因催督粮储,就领来人见大王。此人善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汉王看娄烦身高一丈,面目狰狞,王甚喜,就赐衣一袭,金百两,着令帐下听用。
且说霸王因龙且被韩信杀了,十分忿恨,急点人马径赴荥阳来。早有人报知汉王,备说项王因韩信斩了龙且,急起十万大兵前来,与汉要决胜负。汉王大惊,召群臣计议。萧何曰:“新来番将娄烦,正好与楚对敌,王陵等诸将协力帮助出战。韩信即日将到,两下夹攻,料此阵管教破楚矣。”汉王遂拨王陵等四将帮娄烦出战。
却说霸王人马到荥阳,离城三十里安营,先使人谓汉王曰:“天下匈匈,徒以吾两人相距不宁也。愿与王决雌雄,毋徒疲天下赤子为也!”汉王笑谢来使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霸王闻知大怒,即令丁公、雍齿、恒楚、虞子期诸将,出马与汉挑战,汉遣娄烦出战,众将鼓噪大进,并不答话,各举兵器齐攻娄烦。娄烦举大刀相还,左拨右逼,前拦后冲,战五六十合,娄烦刀法愈紧,气力倍加,众将抵当不住,早退下阵来。楚营中有护驾四将,季布、李蕃、张月、项昂,各挺兵器与娄烦截杀,娄烦并无毫厘惧怯,就举刀与四将对敌。汉营中王陵、周勃等,见娄烦交战许久,恐一时有失,急出马冲杀过来。楚将被众将冲杀,拨回马便走。娄烦按下刀,壶中取箭,连发四矢,李蕾、张月早中箭落马,季布见二将中箭,伏鞍走回本营,项昂见二将落马,欲回马救援,不防面上早中一箭,急用手拔时,却被王陵近前一刀,斩项昂于马下。大杀楚兵四散逃走。
霸王闻之大怒,自披甲持戟来战娄烦,娄烦方欲披开弓放箭,霸王龁目大叱一声,举戟便刺,吓得娄烦马倒走十数步,目不能视,箭不能发矢,遂逃入汉营。霸王急追赶,只见汉兵风靡而走。汉王问左右:“追烦者为谁?”左右曰:“项王也!将入汉营矣!”王大惊,急退入后寨,汉诸将死命抵住。项王勒马大叫:“汉王出马与吾答话!”于是汉王亦披甲出马,来到阵前,左右前后众多汉将防护。项王曰:“自与汝争锋数年之久,未尝自相交战,要决胜负。吾今与汝且敌,以定雌雄,勿得终日相距,以苦三军也。”汉王曰:“吾非好与汝相距也。汝罪恶贯盈,神人共怒,因此同天下诸侯,共伐无道,为民除害也。今略节数汝之罪,使三军静听:汝背怀王之约,左迁我于汉中,罪之一也;汝矫杀卿子冠军,罪之二也;救赵不报而擅劫诸侯入关,罪之三也;烧秦宫室,掘始皇墓,私其财物,罪之四也;杀秦降王子婴,罪之五也;诈坑秦子弟二十万于新安,罪之六也;王诸将善地而徒逐其故主,罪之七也;放逐义帝,自都彭城,夺韩梁地以自王,罪之八也;使人阴弑义帝于江南,罪之九也;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之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以击匹夫,吾将乃与尔挑战耶?”霸王怒甚,举戟便刺,汉王脱身便走,众将各举兵器遮护。有钟离昧伏弩二千矢,一声号炮,众弩齐发,一矢正中汉王前心,幸赖有软甲遮护,止伤胸肤,正觉疼痛不能忍,恐惊疑人心,遂以手指足曰:“偶被楚贼中吾足指,幸无伤也。”诸将见汉王被伤,无心应战,各退下阵来。霸王挥动三军,乱杀汉兵,急欲攻入汉营,正在危急之际,只见东南一骑马飞报,说韩信人马已到成皋,彭越又阻楚粮道。诸将闻知,不战自乱,汉王遂传令且着各自收兵回营。张良、陈平诸将入帐看视,汉王虽未内伤,而胸肤已破,遂卧病不起。良曰:“楚势已弱,韩信大兵到成皋,大王当强起以安士卒,就入成皋。与信会约,汉楚之大事,决于此矣!”汉王从其言,急起以劳三军。张良分付诸将:“楚兵被彭越阻绝粮道,三军无粮,决难存住,只一二日便走,汝等随后徐徐进发,赴成皋与韩信会兵破楚。”诸将各得令,准备行装启行。
却说霸王与诸将商议曰:“见今楚军缺粮,韩信人马又到成皋,荥阳一时难破,不若屯兵广武,差人催攒粮运,庶不脱节。”钟离昧曰:“陛下圣见极当,今晚就好起身。陛下须亲统一支人马断后,以防追赶。先差诸将率领大兵前驱,当从山南僻路进发,以防韩信奸计,恐前路有阻,则首尾不相接应。”各分付停当。到晚众将领大兵先行,霸王断后,一夜人马退尽。巡哨小校报入汉营曰:“楚兵一夜退尽矣。”良曰:“不出吾所料也。”遂传令着诸将先启行,汉王卧于军中,徐徐进发。行未一二日,韩信差夏侯婴、周叔,领一万人马来荥阳,请汉王入成皋会兵伐楚,正遇汉王,夏侯婴、周叔急下马到车驾前启奏:“韩信命臣两人请大王车驾幸成皋,会兵伐楚。”汉王甚喜,就令夏侯婴等合兵一处。
不日到成皋,韩信率领大小将佐,出郭远接汉王入城。王升殿受韩信等百官朝拜毕,汉王曰:“元帅远征在外,屡建奇功,多有勤苦。今被项王累次侵扰,已经七十余战,百姓不得安生,将士不得宁辑,今得元帅大兵远来协助,料此会胜楚必矣。但太公不得还国,终日食不下咽,元帅若救太公还国,父子完聚,万世之功也。”信曰:“项王若不大战一场,心终不服,岂肯放太公还国?臣今与大王会兵务与项王决个雌雄,目下管教太公还国,大王放心!”王曰:“寡人专望元帅早奏凯歌,以慰悬悬。”韩信辞王,率领大兵出城外平川旷野之处扎营,操演人马,择日赴广武与楚会战。未知楚汉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