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救叔蓝关扫雪
救叔蓝关扫雪
却说唐宪宗素性好佛,一日两蕃遣僧进佛骨,其色红润光焰。宪宗惑之,欲迎之入宫,诸臣莫敢言其非。文公以为异端不祥之兆,乃上表谏之。以为:“佛乃夷狄之法,自黄帝以来,禹、汤、文、武皆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迨汉明帝时,始有佛法,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在位四十八年,三舍身为佛家奴,竟为侯景所迫,饿死台城。 由此观之,则佛不足信明矣。如其身在,奉命来朝,陛下容纳,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袋,卫而出境,不令惑众。况具身死枯朽之骨,岂宜入宫?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罪,臣实矜之。悉付有司,投诸水火,以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佛如有灵,能作祸福,凡有灾咎,宜加臣身。”
表上,宪宗大怒,议降潮州,限日起行。文公别家,遂往潮州而去。
行不数日,彤云四起,寒风急飘,纷纷雪下。文公行至一处,雪深数尺,马不能进,路不可知,又无人家可问。约马退转,亦无归路。风紧雪飘,衣衫尽湿,冻馁难禁,愁苦无诉。
忽一人冲寒寻路,扫雪而来,视之乃湘子也。向前谓公曰:“公忆昔日花间之语乎!”公问:“此地何处?”湘子曰:“此蓝关耳。”公嗟叹久之,乃曰:“事固有数如此,吾为汝足前日之句。”诗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乃与湘至蓝关傅舍中宿焉,公方信湘之言不诬也。是夜公与湘论往来之事,修真其道,公深悦服。次日湘辞行,出药一瓢与公曰:“服一粒,可以御寒暑。”公恍然。湘曰:“公不久即西归,不惟无恙,且将复用于朝。”公曰:“此后复有相见之期乎 ?”湘曰:“前期未可知也。”乃飘然而逝,后复度文公仙去。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