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集卷九
支植上
卫公平泉庄有黄辛夷、紫丁香。
都胜花,紫色,两重心。数叶卷上如芦朵,蕊黄叶细。
那提槿花,紫色,两重叶。外重叶卷心,心中抽茎,高寸余。叶端分五瓣如带,瓣中紫蕊。茎上黄叶。
月桂,叶如桂,花浅黄色,四瓣,青蕊。花盛发,如柿叶带棱。出蒋山。
溪荪,如高粱姜。生水中。出茆山。
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蜀地亦有。
贞桐,枝端抽赤黄条,条复旁对,分三层。花大如落苏花,作黄色,一茎上有五六十朵。
俱那卫,叶如竹,三茎一层。茎端分条如贞桐。花小,类木槲。出桂州。
瘴川花,差类海榴,五朵簇生。叶狭长重沓,承于花底。色中第一,蜀色不能及。出黎州按辔岭。
木莲花,叶似辛夷,花类莲花,色相傍。出忠州鸣玉溪,邛州亦有。
牡桂,叶大如苦竹叶,叶中一脉如笔迹。花带叶三瓣,瓣端分为两歧,其表色浅黄,近歧浅红色。花六瓣,色白,心凸起如荔枝,其色紫。出婺州山中。
簇蝶花,花为朵,其簇一蕊,蕊如莲房,色如退红。出温州。
山桂,叶如麻,细花紫色,黄叶簇生如慎火草。出丹阳山中。
那伽花,状如三春无叶花,色白心黄,六瓣。出舶上。
南安有人子藤,红色,在蔓端有刺,其子如人状。昆仑烧之集象,南中亦难得。
三赖草,如金色,生于高崖,老子弩射之,魅药中最切。
卫公言:“桂花三月开,黄而不白。”大庾诗皆称桂花耐日。又张曲江诗“桂花秋皎洁”,妄矣。
木中根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
曹州及扬州淮口出夏梨。
卫公言:“滑州樱桃十二枚长一尺。”
韦绚云:“湖南有灵寿花,数蒂簇开,视(一曰规)日如槿,红色。春秋皆发,非作杖者。”
又言:“衡山祝融峰下法华寺,有石榴花如槿,红花。春秋皆发。”
卫公又言:“衡山旧无棘,弥境草木,无有伤者。曾录知江南,地本无棘,润州仓库或要固墙隙,植蔷薇枝而已。”
卫公言:“有蜀花鸟图,草花有金粟、石阚、水礼、独角将军、药管。石阚叶甚奇,根似棕叶。大凡木脉皆一脊,唯桂叶三脊。近见菝葜亦三脊。”
莼根,羹之绝美,江东谓之莼龟。
王旻言:“萝蓄(一曰卜)根茎,并生熟俱凉。
重台朱槿,似桑,南中呼为桑槿。
金松,叶似麦门冬,叶中一缕如金綖。出浙东,台州犹多。
卫公言:“回讫草鼓如鼓,及难,果能菜。”
江淮有孟娘菜,并益肉食。
又青州防风子可乱毕拨。
又太原晋祠,冬有水底苹,不死。食之甚美。
卫公言:“蜀中石竹有碧花。”
又言:“贞元中牡丹已贵。柳浑善言:‘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校几多。’”成式又尝见卫公图中有冯绍正鸡图,当时已画牡丹矣。
卫公庄上旧有同心蒂木芙蓉。
卫公言:“金钱花损眼。”
紫薇,北人呼为猴郎达树,谓其无皮,猿不能捷也。北地其树绝大,有环数夫臂者。
卫公言:“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已乳石毒。”
东都胜境有三溪。今张文规庄近溪,有石竹一竿,生瘿,今大如李。
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及春却青。
太常博士崔硕云:“汝西有练溪,多异柏。及暮秋,叶上敛,俗呼合掌柏。”
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处有碧花玫瑰,而今亡矣。”
崔硕又言:“常卢潘云:衡山石,名怀。”
三色石楠花,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
卫公言:“二鬣松,与孔雀松别。”又云:“欲松不长,以石抵其直下根,便不必千年方偃”
东都敦化坊百姓家,太和中有木兰一树,色深红。后桂州观察使李勃看宅人,以五千买之。宅在水北。经年,花紫色。
处士郑又玄云:“闽中多佛桑树,树枝叶如桑,唯条上勾。花房如桐,花含长一寸余,似重台状。花亦有浅红者。”
独梪树,顿丘南应足山有之。山上有一树,高十余丈,皮青滑似流碧,枝干上耸,子若五彩囊,叶如亡子镜,世名之仙人独梪树。
木龙树,徐之高冢城南有木龙寺,寺有三层砖塔,高丈余。塔侧生一大树,萦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余人坐。枝杪四向下垂,如百子帐。莫有识此木者,僧呼为龙木。梁武曾遣人图写焉。
鱼甲松,洛中有鱼甲松。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梁书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