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伏狐
太史某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穷,乃乞假归,冀可逃避。太史行而狐从之,大惧,无所为谋。一日止于涿,门外有铃医自言能伏狐,太史延之入。投以药,则房中术也。促令服讫,入与狐交,锐不可当。狐辟易,哀而求罢,不听,进益勇。狐展转营脱,苦不得去。移时无声,视之,现狐形而毙矣。
昔余乡某生者,素有嫪毒之目,自言生平未得一快意。夜宿孤馆四无邻,忽有奔女扉未启而已入,心知其狐,亦欣然乐就狎之。衿襦甫解,贯革直入。狐惊痛,啼声吱然,如鹰脱韝,穿窗而出去。某犹望窗外作狎昵声,哀唤之,冀其复回,而已寂然矣。此真讨狐之猛将也!宜榜门驱狐,可以为业。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三国志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梁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