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魏明帝容谏
魏明帝时,少府杨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仗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耳,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拟,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与夫严惮杨阜之事,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魏明帝时,少府杨阜上书,希望削减宫女中那些不被宠幸的人,于是召来御府吏询问后宫人数。御府吏墨守陈规,答道:“皇宫秘密,不能暴露。”杨阜大怒,打了御府吏一百棍,斥责他说:“连国家都不向九卿保密,反倒让你一个小吏来保密吗?”从此,明帝更加尊重、畏惧杨阜。房玄龄、高士廉询问少府少监窦德素,近来羽林将军府在修造什么,窦德素告诉了他们。太宗大怒,对玄龄等人说:“你们只知道宰相的事就行了,羽林诸将小小营造,干你们什么事?”玄龄等叩头谢罪。唐太宗、魏明帝不能相提并论,但看他责备房玄龄的那些话,却和明帝尊重畏惧杨阜的事情差得太远了,贤明君主一言一行,都应是后人楷模,可惜啊!《 魏书》 因而说:“群臣孰直劝谏的言论,明帝虽不能全部施行,可是都善于接纳下来,尽管算不上深明大义的君主,也还称得上有作君主的度量吧。”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