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唐扬州之盛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之句,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王建诗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徐凝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盛可知矣。自毕师铎、孙儒之乱,荡为丘墟。杨行密复茸之,稍成壮藩,又毁于显德。本朝承平百七十年,尚不能及唐之什一,今日真可酸鼻也!
唐代盐铁转运使住在扬州,全面掌管着财政大权,判官多到几十人,商人往来如穿梭。所以民谚说:“扬一益二”,讲的是天下最繁盛的,扬州为第一,而四川的益州次于它。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的诗句,张祜的诗说:“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王建的诗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狄自笙歌彻晓闻。”徐凝的诗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当时的盛况就可想而知了。自从毕师铎、孙儒的战乱,扬州被扫荡成为废墟。杨行密重新修复扬州,渐渐成为宏伟的藩镇,却又在后周显德年间被烧毁。我们宋朝太平了一百七十年,还不能赶上唐朝的十分之一,现在真令人鼻子发酸哪!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