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韦苏州
《韦苏州集》中,有《逢杨开府》诗云:“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味此诗,盖应物自叙其少年事也,其不羁乃如此。李肇《国史补》云:“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是风韵。”盖记其折节后来也。《唐史》失其事,不为立传。高适亦少落魄,年五十始为诗,即工。皆天分超卓,不可以常理论云。应物为三卫,正天宝间,所为如是,而吏不敢捕,又以见时政矣。
《韦苏州集》里,有《 逢杨开府》 诗说:“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玩味此诗,乃是韦应物自写少年时历史,竟然放荡到如此地步。李肇《 国史补》 说:“韦应物性情高洁,生活检朴,没有欲望,住的地方,烧香扫地然后才坐。他的诗很有建安风骨,寸青致过人。”这乃是他改正以后的事情。《唐书》 丢掉这些事迹,不给他立传。高适少年时也不得意,到了五十岁才学作诗,但一作就很好。这都是天资过人,不能用常理论断的。韦应物为三卫郎,是在玄宗天宝年间,做事如此不法,然而官吏不敢捕捉,那么时政的好坏,也就可想而知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