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文学部·博洽
舌耕
汉贾逵通经术,门徒来学,不远千里,献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书厨
陆澄博览,无所不知,王俭自谓过之。及与语,澄谈及所遗编数百条,皆俭所未睹,乃叹服曰:“陆公,书厨也。”
学府
《南史》:梁昭博及古今,人称为学府。
人物志
唐李守通晓天下人物臧否,世号肉谱。虞世南曰:“昔任彦升通晓经术,世号五经笥。今以守为人物志,可乎!”
九经库
唐谷律耶博通经术,为世所重,号“《九经》库”。又房晖远博闻洽记,学者称为“《五经》库”。
稽古力
汉桓荣性嗜学,明帝时拜太子太傅,以所赐车马陈于庭,谓诸生曰:“此稽古力也。”
柳箧子
唐柳灿迁左拾遗,公卿竞托为笺奏,时誉日富,以其博学,号“柳箧子”。
五总龟
唐殷践猷博通经典,贺知章称之曰“五总龟”。(龟千岁一总,问无不知,为秘书省学士。)
行秘书
唐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即秘书也。”
八斗才
谢灵运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奇才博识,安定继之。
扪腹藏书
杨玠娶崔季让女,崔富图籍,玠游其精舍,辄览记。既而曰:“崔氏书被人盗尽。”崔遽令检之,玠扪其腹曰:“已藏之腹笥矣!”
三万卷书
吴莱好游,尝东出齐鲁,北抵燕赵,每遇胜迹名山,必盘桓许久。尝语人曰:“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章;纵能,亦儿女语耳。”
了却残书
朱晦翁答陈同文书:奉告老兄,旦暮相撺留取间,汉存山里咬菜根,了却几卷残书。
书淫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鬓发。及觉复读,常恐听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崔慰谓之“书淫”。
- 推荐作品:
- 子
- 礼记
- 仪礼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
